中國的這個民族擁有歐羅巴血統,顏值基本都逆天

中國新疆的最西部,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上,居住著這樣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們擁有純正的歐羅巴血統,顏值逆天!他們世代守衛祖國的邊疆,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他們就是“高山之鷹”、“冰山上的來客”——塔吉克族。

中國的這個民族擁有歐羅巴血統,顏值基本都逆天

塔吉克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民族語言為塔吉克語,包括色勒庫爾語和瓦罕語兩大方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塔吉克族主體在中亞,主要分佈在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和地區,中國境內的塔吉克族只要聚居於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為塔吉克斯坦的主體民族,佔其總人口的80%,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的塔吉克族總人口數為51069人。

民族歷史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紀分佈在帕米爾高原東部操伊朗語的諸部族。這些部族在很早的時候就分佈在我國天山以南的許多地方。11世紀時,突厥遊牧部落將中亞地區操伊朗語、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民統稱為“塔吉克”。以後,“塔吉克”逐漸成為這一地區人民的民族自稱。在歷史上,自古就繁衍生息在新疆廣大地區的塔吉克人,和不同時期從帕米爾西部東遷並定居塔什庫爾幹一帶的塔吉克人,是我國塔吉克族的先民。

兩千多年以前,張騫通西域,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帕米爾東部的各伊朗語部落與中央王朝確立了行政上的從屬關係。在張騫通西域之後,前往大月氏、安息等國的使節和商人不斷經過帕米爾地區,帕米爾成為古代“絲綢之路”上東西交通的必經之路,使得塔吉克族和漢族等兄弟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促進了塔吉克族古代社會的發展。

1759年,清朝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亂,在新疆實行軍府制度,設置了統轄新疆的伊犁將軍,喀什噶爾以西及帕米爾地區都屬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直接統轄。色勒庫爾沿明舊稱,劃為色勒庫爾回莊。它與南疆其它地區一樣,實行伯克制,由葉爾羌辦事大臣委派五品至七品伯克,管理地方行政事宜。1884年新疆建省,取消了南疆的伯克制,色勒庫爾由莎車府分設“蒲犁分防通判廳”。辛亥革命以後改為蒲犁縣。蒲犁庭下轄27個莊,每莊由分防通判(後來由縣長)委派當地上層分子一人擔任“鄉約”管理全莊。

塔吉克族人民富有保衛祖國的光榮傳統。18世紀時,帕米爾附近的浩罕汗國等部多次騷擾和掠奪色勒庫爾地區。1836年冬,浩罕侵略軍進犯色勒庫爾,阿奇木伯克庫爾察克率眾浴血奮戰,被浩罕入侵者殺害,為保衛祖國的領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歌頌這位民族英雄的長詩《太洪》至今仍在塔吉克人之中傳唱。

1865年,浩罕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了侵略政權哲德沙爾汗國。阿古柏派爪牙阿山夏“鎮撫”色勒庫爾,對塔吉克人民進行嚴密防範和殘酷鎮壓。很多塔吉克人被迫遠走他鄉,逃往瓦罕、布哈拉等地避難。很多居民竟被阿古柏當作罪犯,流放到喀什城北的帕齊牙爾和莎車境內。

1877年,清朝政府派左宗棠出兵收復新疆。原色勒庫爾回莊阿奇木伯克艾里布利用清軍勝利的聲勢和塔吉克人民驅逐侵略者的要求,殺死阿山夏,收復色勒庫爾。清朝政府賞給艾里布藍翎五品頂戴,管轄原色勒庫爾回莊轄地,併兼管色勒爾西北9處柯爾克孜族遊牧地。

1891-1894年,沙俄勾結英國,悍然瓜分了帕米爾,並企圖進佔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人民為防禦俄英帝國主義的繼續入侵,應募組成“色勒庫爾綏遠回隊”,由駐防當地的馬隊旗官兼任管帶阿奇木伯克兼任總哨,負責保衛地方。許多塔吉克牧民自願遷到塔什庫爾幹南部的熱斯坎姆附近邊卡和明鐵蓋等處,長期在那裡墾牧戍邊,擔任邊防重任。

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新疆的代表向當時的新疆省政府建議,為鞏固抗日戰爭的大後方,必須制止帝國主義在新疆土地上的非法活動。於是,1938年至1940年間許亮、胡鑑兩位中共黨員來到塔吉克牧區工作,分別擔任蒲犁縣縣長和邊防大隊隊長,領導塔吉克族人民開展反帝鬥爭,發展經濟文化,改善人民生活。1942年,盛世才徹底投靠國民黨,共產黨人被迫離開,塔吉克人民又陷入苦難之中。1945年8月22日,塔吉克和柯爾克孜兩族人民掀起了蒲犁革命,反對國民黨的統治,先後攻克蒲犁、葉城和澤普三縣。蒲犁革命有力的配合了三區革命,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在新疆南部的統治,在塔吉克、柯爾克孜等族人民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1946年6月,三區革命政府履行與國民黨政府簽訂的和談條款,解散了蒲犁革命軍。國民黨的軍隊和官員重新進入蒲犁,大肆捕殺革命者和無辜人民,被捕、被殺達4000多人,生產、生活遭到嚴重破壞 。

民族服飾

中國的這個民族擁有歐羅巴血統,顏值基本都逆天

塔吉克族的服裝以棉衣和夾衣為主,沒有明顯的四季更替服裝。成年男子一般戴黑絨圓高統“吐馬克”帽,帽上繡有數道細花紋和一道花邊,帽裡用優質黑羔皮縫製,帽的下沿捲起,露出皮毛,青少年則帶同樣的白色帽。“吐馬克”帽非常適宜高原山區使用,天氣暖和時可以折起帽圈,天氣寒冷時放下帽圈護住雙耳和麵頰。夏季塔吉克男子則戴白布縫製刺繡的謝伊達小圓帽。男子多穿套頭的襯衣,外罩黑色袷袢(對襟長外套),系繡花腰帶,冬季加穿大衣和不帶布面的皮大衣。

民族飲食

塔吉克牧民的飲食以奶類、肉類和麵食為主;農民則以麵食為主。牧民善於制奶品,如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食物以煮食為多,以“抓肉”(清燉羊肉)、“顯爾該侖起”(牛奶煮米飯)、“顯爾臺力提”(牛奶煮烤餅)等為上好食品。愛飲紅茶。茶煮開後,常加牛奶,做成奶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