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2億元產業基金 成都新都區打造“航空產業智谷”

6月26日,新都區工業園區管委會異常忙碌,一週前召開的“深入推進軍民融合、打造航空產業生態圈”主題親商沙龍,吸引了不少航空配套企業前來考察。

設立2億元產業基金 成都新都區打造“航空產業智谷”

新都區規劃了9平方公里的成都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園,設立了2億元產業基金,結合新都區5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聯袂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624所)、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等,共建“航空產業智谷”。

國家“兩機”專項帶動萬億產業

2016年底,工信部通過並啟動了被稱為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的“兩機”專項研發,共計將投入1000億元,攻關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6月20日,在親商沙龍上,624所相關負責人公佈了“兩機”專項研究中,目前需要進行產業協作的信息,向臺下航空配套企業發出“英雄帖”:“利用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發佈12項技術需求信息以及整機、部件試驗器的對外開放共享信息,公佈3D打印技術、複合材料成型和表面防護技術等8項技術需求。”

“四川在‘兩機’專項研發方面有優勢,科研機構齊,人才資源豐富,也許能率先為國家攻克核心技術難關。”一位省內動力裝備專家說,這涉及新裝備、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能帶動萬億級的關聯產業規模。

去年12月,624所總部項目在新都區航空產業園開建。在6月20日主題親商沙龍活動現場,由成都大火熱噴塗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打造的“新材料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落戶新都,即是為此產業配套。

目前,新都區與624所、611所、北航、南航等實施全面戰略合作,共同建設科研技術轉化平臺、檢驗檢測中心,共同培育航空產業發展新動能,逐步形成“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整機制造、配套產業、衍生產業”的軍民融合航空產業鏈。

領軍企業民品配套率不斷提高

“小核心、大協作、專業化、開放型”的航空產業生態圈戰略是新都致力推進的方向。

今年1月,新都與成飛集團簽約,共同打造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園,據成飛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成飛民品配套率超過50%,銷售收入達到20億元,比5年前翻了幾番。

成都發動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2016年以來,公司民企供應商產值佔公司外包總量的55%以上。到2020年,成發公司將實現非核心零部件外協配套加工不低於50%。

當前,新都以航空發動機研發製造為重點,積極拓展燃氣輪機、航空大部件、航空零部件、無人機、航空新材料等領域,已聚集泛華航空、海川航空、中電錦江等知名航空企業近40家。力爭到2020年,新都軍民融合航空產業園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到2025年突破300億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空產業創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