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功能區從“形聚”走向“神聚”

產業功能區從“形聚”走向“神聚”

產業功能區建設是推動城市發展轉型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場革命,結合“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大落實”活動的開展,我區以產業功能區塑造城市未來新形態,解鎖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以成都雙流航空服務業集聚區、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成都雙流軍民融合產業園三大產業園區為載體,突出做強航空經濟、電子信息、綠色能源三大集群,推動產業從“形聚”走向“神聚”,形成產業功能區“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高效發展。

建空港商圈 打造航空全產業鏈

“航空服務業集聚區致力於打造航空全產業鏈,形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和內陸自貿開放高地。”區自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航空服務業集聚區東至西航港大道、黃甲大道,南至牧正路、牧華路,西至環港路、長興路,北至川藏路(成雙大道),規劃面積39.6平方公里,將打造航空產業園、臨空CBD、國際精品社區、文旅消費區、口岸經濟區等,併科學佈局國際化學校、醫療機構等功能,引導產業鏈企業向產業功能區集聚,構建集生產、服務和消費於一體的“港產城”融合現代空港。

產業功能區從“形聚”走向“神聚”

“空港是雙流最具戰略性的優質資源,當前我們正在提升完善《航空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該負責人表示,通過紮實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大落實”活動,區自貿局深入研究空港商圈打造、門戶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的思路辦法、具體舉措,將重塑機場周邊城市空間格局,規劃“空航商圈”“空貿商圈”“空創商圈”三大組團,在產業佈局、城市建設、交通組織等方面提檔升級。“同時,我們將著力產業補鏈增鏈,緊盯航空服務、航空製造、通用航空、航空貨運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短板弱項,有的放矢招大引強,引進上下游關聯企業,形成推動雙流發展的支撐力量。”該負責人說。

強化產業支撐 打造先進製造業產業園

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位於成都市中心城區西南面,地處天府新區、雙流東昇、西航港三大城市組團之間,緊鄰雙流國際機場,是天府新區產業核心承載區。北鄰科研教育新城、南鄰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東至華府大道,西至雙流勝利鎮。園區規劃面積66.6平方公里、已開發建設43平方公里。

產業功能區從“形聚”走向“神聚”

“園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綠色能源、航空經濟三大產業,以此推動我區先進製造業規模倍增、能級躍升。”據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為定位,目前,以中電熊貓、海威華芯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通威太陽能、中唐空鐵為代表的綠色能源產業集群,以成都航宇、朗星無人機為代表的航空經濟集群已在園區初具規模。

夯實載體根基 開創軍民融合發展新格局

“雙流軍民融合產業園,是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中唯一定位為軍民融合的特色產業園區,是成都市發展軍民融合產業的重要承載地。”成都芯谷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流軍民融合產業園涉及東昇、黃水、彭鎮、金橋、九江五個鎮街,東至銀河路、藏衛路。南至天保大道、西至成新蒲快速路,北至成蒲鐵路,規劃總面積54平方公里,園區主要由成都芯谷、中國電科網絡安全產業園、中物院銀河·596創新基地構成。

產業功能區從“形聚”走向“神聚”

“雙流軍民融合產業園將打造成為先進製造業和‘產城一體’發展典範,重點發展軍民融合的集成電路、網絡信息安全、智能製造等產業,構架以產業鏈為核心,創新體系、人才體系、金融服務體系和配套服務體系為支撐的‘1鏈4體系’生態圈。”據介紹,為加快建設軍民融合產業園,我區成立了軍民融合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正統籌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下一步結合“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大落實”活動的開展,將抓緊制定園區能源、給排水、園區綠道等各專項規劃,推動中國網安、瀾至電子等項目建設,不斷強化項目招引、提升服務水平,有力推動政產學研金深度合作,培育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