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經濟開發區打出新舊動能轉換組合拳

用產業擇商。昌樂經濟開發區企業多、項目多,產業關聯度、互補性強,為擇商選資打下了良好基礎。他們圍繞園區、產業集聚項目、強鏈補鏈,依託佳誠數碼新材料產業園引進塗層紡織布、配送中心等上下游項目,依託英軒智能製造產業園引進高端裝備製造等項目,依託概念包裝產業園引進高檔特種包裝紙等項目。依託潤佳包裝,年內力爭引進1至2家德資企業,合作建設中德產業園。突出開發區招商引資主責主業,以企業運營模式設立20人的投資促進中心,組建3支駐外招商隊伍,分赴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開展定點招商。充分運用代理招商,通過專業中介機構,收集信息、對接客戶、引進項目,與相關方面達成委託招商協議。對總投資7.8億元的納佰味食品、智能機器手、精密自動化設備等5個在談項目,安排專人全程跟蹤服務。確保年內引進過億元項目10個以上,超額完成年度招商引資任務。

以改革推動。昌樂經濟開發區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推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改革創新中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推進原有的資產管理運營公司改制,切實發揮其投融資平臺作用。在上級有關部門指導下,委派3名專職人員開展前期運作,並對管莊、豔陽天安置樓及黃埠沿街門店等多處國有資產進行排查摸底,探索通過專業招聘等方式,配齊配強管理團隊,搞好公司規範化運營,力爭年內在投融資方面實現較大突破。推動縣國土、規劃、住建部門在開發區設立分局,承接服務項目建設、企業發展。同時,引導區內企業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參與行業內、企業間合作創新,鼓勵佳誠數碼、宏力鋼管等8家企業與世界500強企業戰略合作,盛泰藥業、銘基中慧、新興電源、科苑紙業等“兩群企業”快速膨脹。從管理體制、服務機制、企業競合策略等方面整體提升區域發展質效,釋放發展活力。

靠作風保障。昌樂經濟開發區持續深入開展作風建設,繼續用“月嫂式”高效服務為區內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在高效完成耿王片區棚戶區改造基礎上,相繼紮實圓滿地完成鐵路沿線綜合整治、違建拆除和首陽山片區32戶、5萬多平方米違建“清零”,進一步打開了空間、拉練了隊伍、提升了作風。高效完成陽光機械漿項目涉徵的北三里村68戶、300畝土地徵遷,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儘快啟動國順環保產業園項目徵遷,打牢項目建設基礎。完成丹河河道綜合整治,有效改善提升沿岸生態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在“百人包百企”基礎上,認真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切實為企業項目解決發展難題,全力營造優質高效的產業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