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維和軍官被襲殉職 南蘇丹再現針對維和部隊的襲擊

一名維和軍官被襲殉職 南蘇丹再現針對維和部隊的襲擊

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消息,6月26日的上午,聯南蘇團的一支車隊在尼泊爾步兵營的護衛下,由一個叫耶伊(Yei)的地方前往拉蘇鎮(Lasu),途中遭遇到不明武裝的突然伏擊,來自孟加拉國的軍事觀察員Ashraf海軍中校不幸中彈殉職。

聯合國網站上隨後公佈了這一消息,稱車隊是向中赤道州運輸救援物資的,襲擊發生後,尼泊爾步兵立即展開了還擊,但襲擊者雖然逃入了森林。Ashraf海軍中校跟中國維和人員多有接觸,對華友好,是一位兩個孩子的父親。殉職時,Ashraf海軍中校只有37歲。

該事件截止目前國內尚未見到相關報道。在南蘇丹,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二次針對聯合國車隊的襲擊事件。就在上個月,聯合國的一支車隊在Leer縣境內也曾遭到了槍擊,但提供護衛的加納步兵營沒有找到襲擊者,也無組織宣稱對襲擊負責。

在聯合國的幾個維和任務區裡,南蘇丹的局勢並不算最惡劣,針對聯合國人員的襲擊事件也並不多。但最近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發生針對性襲擊,並早造成人員傷亡,應該引起高度警惕。

一名維和軍官被襲殉職 南蘇丹再現針對維和部隊的襲擊

本次襲擊提到的拉蘇鎮,距離南蘇丹首都朱巴的公路距離大約200公里,是中國維和步兵營組織長途巡邏的的一個點位,也是南蘇丹境內比較容易發生伏擊的公路四條路段之一,沿途植被茂密,容易隱藏,一些武裝分子不敢正面交鋒,擅長偷襲了,經常選擇這些路段襲擊聯合國的物資運輸車隊。

文中提到的耶伊鎮也是如此,距離首都約160公里,是烏干達進入南蘇丹後通往首都朱巴的重鎮,地處總統基爾和反對派領導人馬沙爾各自控制地盤的銜接地帶,又是叢林茂盛,

地形地貌有利於伏擊,完全符合大赤道地區的武裝分子,依託公路以“不對稱對抗”方式開展對抗的的要求。

那麼,為什麼最近在南蘇丹,針對聯合國的襲擊事件會增多呢?

一名維和軍官被襲殉職 南蘇丹再現針對維和部隊的襲擊

很簡單,在獲得了國際社會比較充分的糧食和金錢援助之後,南蘇丹的各個政治派別於年初開始,展開了和平談判。第一輪是在東非國家埃塞俄比亞首都進行了,各個派別各自表述,申明立場,談得也不能說不好,但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從6月份開始,和平進程談判進入了第二輪,談判地點也從埃塞俄比亞挪到了臨近國家蘇丹。就在上週,南蘇丹總統剛剛會見了最大的反對派領導人馬沙爾。沒有意外,大家出了喊出了正義與和平的口號之外,談判仍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有外電評價,雙方的談判毫無建設性,甚至連見面時擠出的微笑都那麼勉強。

而談判桌下,各派武裝為了爭取更多的籌碼,也為了防止談判破裂後可能發生的衝突,都在招兵買馬,緊鑼密鼓的暗自準備。當然,也有人在一心阻止和平談判,妨礙和平進程,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襲擊聯合國維和車隊,挑撥離間,顯然就是破壞和平進程的一種常見手段。

一名維和軍官被襲殉職 南蘇丹再現針對維和部隊的襲擊

按照很多人對南蘇丹的局勢研判,第二輪談判因為涉及到更多的實質性利益,雙方不歡而散的可能性更大,南蘇丹目前還處於最後的壓制期,一旦談判徹底宣佈破裂,雙方或多方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將很大,耶伊地區可能會再次成為熱點。

事實上,南蘇丹在2011年7月通過全民公投從蘇丹獨立,成立共和國以後,總統基爾與前任副總統馬沙爾之間的權力糾紛不斷升級,在2013年曾引發大規模武裝衝突,儘管雙方於2015年簽署和平協定,但2016年戰火再起,甚至槍戰還被引到了首都朱巴的郊區,造成兩名中國維和士兵犧牲。

談判,破裂,流亡,政變,流血,衝突,再談判,這就像一個魔咒,一遍接著一遍的唸叨,南蘇丹的和平,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