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一代名家,手跡或刻匾、或鐫石於名勝之地


陳璚《陳臨宋四家》刻帖

陳璚,字鹿笙,又作六笙、鹿生,號澹園,晚稱老鹿,室名隨所遇齋。

廣西貴縣(今貴港市)人。清咸豐十一年(1861)廩貢。

同治四年(1865)以軍功簡任浙江杭嘉湖道。

以牾觸上官左遷,累知處州、台州、嘉興、杭州等府,擢湖南嶽常澧道,署衡永郴桂道,轉任長寶鹽法道,升湖南按察使,歷山西、四川按察使。

官至四川布政使,護理四川總督印信。

著有《隨所遇齋詩集》,存《澹園吟草》1卷。

書法為一代名家。

政事之暇,不廢文翰,工書法,兼畫墨梅,自鍾、王下訖趙、董,“莫不摸擬酷似,於宋四家尤得神髓。

人爭寶之”。

曾臨寫自曹魏鍾繇至明代董其昌諸名家之作,由張逸田刻石為《橅古齋法帖》,置杭州西湖煙雨樓,時人因有“為湖山潤色”之譽。

晚年寓居杭州時為西泠印社第一批社員之一。

政事之暇,不廢文翰,工書法,兼畫墨梅,自鍾、王下訖趙、董,“莫不摸擬酷似,於宋四家尤得神髓。

人爭寶之”。曾臨寫自曹魏鍾繇至明代董其昌諸名家之作,由張逸田刻石為《橅古齋法帖》,置杭州西湖煙雨樓,時人因有“為湖山潤色”之譽。

晚年寓居杭州時為西泠印社第一批社員之一。事載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

《杭州市志·文化藝術篇》第五章第二節書法稱“清代後期至民國,杭州書法名家代表碑刻”列舉陳璚《重修沈山碧雲寺記》、《重修姜村席村二堰碑記》。

生平詳見民國《貴縣誌》本傳及經學大師俞樾《誥授光祿大夫頭品頂戴前護四川總督威勇巴圖魯鹿笙陳公八旬壽序》。

陳璚以一代名家,手跡或刻匾、或鐫石於名勝之地。

歷經劫波,或存或毀。浙江溫嶺有行書“石華海月”刻於石塘天后宮西透天洞巖壁。

寧波天台山瀑布石樑有 “神龍掉尾”刻石。

杭州西湖名園劉莊客廳懸陳璚對聯:“故鄉亦有西湖,一半勾留,行窩且傍蕉屏石;舊宅尚留南海,三千里路,別夢應尋荔子灣。”

杭州立龐公祠題聯“聖代即今多雨露;故鄉無比好湖山。”

紹興蘭亭流觴亭有其對聯:“勝蹟流連鄰曲院;群賢觴詠繼蘭亭。”

紹興觀瀑亭對聯:“十年生聚有今日;四時風景同古初。”浙江平湖有其對聯:“五倫之中自有樂趣,六經之外別無文章。”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