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昨夜的世界盃舞臺充分彰顯了足球的魅力,因為韓國隊讓世人看到了叫做“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奇蹟。

在F組最後一輪中,“太極虎”以2比0戰勝衛冕冠軍德國隊,造就本屆世界盃開賽以來的最大冷門——

在這以前,韓國男足還從未在任何國際賽事中戰勝過德國,而德國隊(含聯邦德國)也從未在世界盃的小組賽出局過。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比賽第92分鐘,韓國隊罰出左側角球。前點張賢秀打門踢空,球被克羅斯得到,此時他沒有選擇第一時間解圍,而是選擇回傳給了身旁的聚勒,後者對此沒有任何準備,讓球從自己的雙腿中鑽了過去,後點無人防守的金英權得球,輕鬆推射破門!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圖說:比賽最後時刻,孫興民利用德國隊門將諾伊爾出擊的機會,打空門再下一城。

“為何奇蹟總是發生在別隊,從來沒有眷顧過我們的國足?”對於韓國的綻放,中國球迷紛紛表示,“有點羨慕!”

縱使擁有“亞洲一哥”孫興民,論實力,韓國隊無疑是在星光熠熠的德國隊之下。數據也充分佐證這一點:整場比賽,德國隊的控球率、射門次數都是韓國隊的兩倍以上,但德國人偏偏就是沒能把握住其中任何一次機會。

但韓國贏球,靠的肯定不只是運氣。所謂自助者天助,如果不是韓國隊員們自身在球場上表現的足夠努力和出色,絲毫不懼怕眼前這些世界巨星,展現出與德國隊死磕到底的精神,幸運女神自然也不會眷顧他們。

所以韓國隊的勝利,是他們通過自己不懈努力所換來的。

對於韓國球員在本屆世界盃上展現出的打法和麵貌,國內球迷分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個陣營——有人贊,有人貶。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讚揚者,多看到了這支國足老對手身上的亮點,讓他們受到鼓舞激勵並引發更深層次的反思。

小組賽前兩場韓國隊均告負,但韓國隊球員的賣力表現,和輸球之後全隊多人癱倒在地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求勝的渴望和羞恥之心,打動了這些中國球迷。賽後韓國隊集體含淚鞠躬向球迷致歉,孫興民在鏡頭前泣不成聲的模樣,更讓不少人為之動容。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確實比國足強,輸了球含淚鞠躬道歉,至少有羞恥心、榮譽感、責任感”“國足輸球,你說踢得不好,他們會通過社交媒體罵回來:多大點事,輸球又沒輸人。不行你來上啊?你行?你來!”有球迷留言說。

這還是韓國足球第一次,贏得中國球迷如此高度的認可。

在社交媒體上,支持韓國隊的中國球迷認為,韓國隊雖然輸球,但差距是實力上的,而不是鬥志上的,如果論鬥志韓國沒輸。與德國一役韓國隊的表現已經證明了,鬥志,有時就是最強大的武器。

貶低者,則基於韓國隊這三場比賽的大量犯規和黃牌得出結論——與當年韓國老一輩球員鑄造的“亞洲德國隊”相比,如今這支韓國隊已經從過往的鐵軍性格,變成了不擇手段的“潑辣”。不但列舉出韓國球員賽場上四大丑態:肢體衝突、言語逞威、撒潑打滾、蠻不講理,還認為韓國隊陣中會有趙賢佑這樣略施粉黛的球員出現,是從陽剛轉向“娘”的最直接體現——事實上,與德國一戰能獲勝,最大的功臣就是高接低擋、力保城門不失的趙賢佑。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不去探究韓國隊成功的原因,而是避重就輕、刻意挑刺,這種為貶而貶的做法,透出的是一股子混雜著羨慕嫉妒恨的“酸味兒”。

為什麼“酸”?恐怕還是為了咱們不爭氣的國足。

曾經12強賽時,國足也曾和如今這支韓國對抗且能不落下風,兩場比賽雙方互進三球,各有輸贏,讓人記憶猶新。然而今年的中國杯上,國足兩場以1比10的大比分慘敗歐洲球隊,這讓中國球迷再一次領略到中國足球與世界豪強的差距;此後的兩場熱身賽,1比0小勝緬甸、2比0贏泰國隊,都是苦戰取勝,外界都不滿意。

有人問:為何短短一年時間韓國變強大了,國足卻瞬間萎縮了。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圖說:2017年3月23日是一個註定被中國人民記住的日子,中國隊在世預賽12強賽中1比0戰勝韓國隊。

一方面,12強賽的高光有一定偶然性,當時裡皮剛剛上任,球隊三軍用命,處於對裡皮的盲目自信,球員也建立了一定的虛幻信心,球隊也最大程度挖掘出了潛力。但是 12 強賽出局之後,馮瀟霆、郜林、于大寶這些大齡球員基本是不可能衝擊下一屆世界盃了,他們至少表面上已經失去了在國家隊拼命的動力。

這些年,國足在谷底掙扎真的僅僅是技術差距嗎?或許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精神意識層面上的“不成熟”,導致國足的表現不是太緊,就是太鬆。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說太緊,是因為有的比賽,國足將士心理包袱太重,以至於發揮不出自身實力。世預賽主場對敘利亞那場比賽,國足幾乎全場佔據主場,最後的輸球還是由於門將顧超太過緊張,出擊失誤才送給對手一個輕鬆打空門的機會。而最終12強賽結束,韓國隊以15分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二直接晉級世界盃決賽圈,而國足12分,僅比韓國少3分,少的這3分,也許就是主場被敘利亞偷走的這3分。

和國足交過手的孫興民說過:“我覺得中國隊很有實力,只要他們能在心理層面提高,就有很大可能性闖進世界盃決賽圈。”的確如此。相比韓國隊,國足球員在心理層面的差距確實太大了。

說太鬆,體現在有的比賽中,球員們缺少持續的拼搏精神,和全力以赴堅持到底的比賽態度。中國杯中國隊連場慘敗證明了這一點,一些年紀大的球員不僅沒有起到表率作用,反而成為球隊的累贅,裡皮也批評過這些球員,但是這無濟於事,這些國家隊已經沒有前途的球員在俱樂部還有錢途。一次松、兩次松,國家隊寶貴的合練合賽機會,就這樣的被白白浪費掉了。

太緊和太鬆的問題,不僅出在隊員的自身,也有大環境的原因。

比如這次世界別,韓國首發中一半以上是海外球員,日本隊首發11人裡10人是海外球員,羨煞了中國的球迷了。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韓國由於踢球的人眾多,而韓國K聯賽能夠容納的球員太少,加之待遇又有限,大量韓國球員開始奔往中超,日本J聯賽,中東聯賽,歐洲五大聯賽等等;中超由於踢球的人少,而能夠選擇的俱樂部相對較多,看熱鬧的觀眾又多,所以再次的球員都能找到一席之地,甚至早已經到退役年齡和狀態的球員還能夠在中甲擔當主力。

所以看看日本和韓國,他們已經有60%的球員在歐洲效力了,跟他們比,國足小夥子們的閱歷和能力的確相距甚遠——現在這支國足,已經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海外球員。

韓國隊上演逆天奇蹟,不到兩年“太極虎”變強大,國足卻蔫兒了?

本屆世界盃上,冰島、巴拿馬也實力孱弱,但他們能做到以弱勝強;伊朗、日本和韓國,都作為亞洲之光,在世界盃上閃耀……

而我們作為落後者,既不該以技不如人作為藉口去逃避,更不應酸溜溜地去找些理由、挑幾根刺來聊以自慰。

不妨大方地送上掌聲,然後回過身,做我們該做的事。知恥而後勇,韓國隊其實已經向我們示範了正確的逆襲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