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聯網是青島樓市的“冰雹”嗎?弄清楚這兩點你就明白了

在晚上看完了這段視頻,我有點惱火:

不動產登記聯網是青島樓市的“冰雹”嗎?弄清楚這兩點你就明白了

不動產登記制度不直接影響房價!

這個政策,最核心的內容是將原來由多個部門管理的不動產歸口,歸到一個地方管理。現在主流的一種觀點是,不動產登記信息實現全國聯網、部分人可查詢等功能,這將是開徵房產稅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但實際上來自權威人士的解讀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際上是在鼓勵和保護人們持有產業,其制度設計的初衷並未與開徵房地產稅相掛鉤,更不是為了徵收房地產稅。“雖然不動產統一登記客觀上有利於摸清房地產家底,為房地產稅的出臺奠定更為紮實的基礎,但是不動產統一登記並不是開徵房地產稅的必要環節和條件”。

央視,作為國家最權威的媒體,在報道行業動態的時候,特意撇清這登記制度與房價的關係,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官方對於打壓房價的態度。

除了別人的解讀,我當然要談談我對此事的觀點。因為不動產登記政策也好,房地產稅也好,只要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有標題黨來分析,往往做出的都是樓市大跌、崩盤的結論。除了上面的這一點,我認為,房地產稅不會引起樓市崩盤的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規則制定者的態度。舉個小例子,我想很多人都會和我一樣深有感觸。一個單位要進行薪酬改革,不管怎麼改,這個負責制定改革草案的的處室一定不會在這種改革中吃虧,而且往往明裡暗裡都是改革的受益者。

房地產稅同樣如此。通過西安的例子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房子都被誰以及誰的親朋好友買去了。這些人,也是與樓市種種相關政策的制定者。房產到了一定程度,肯定要調控,但是規則制定者會推出讓自己利益大大受損、無房者獲利的政策嗎?

如果你認可我的邏輯,那麼在這些政策上就不要有幻想。宏觀經濟不允許樓市崩盤,規則制定者更不想出現這種局面。退一萬步講,即使真到了壯士斷腕的那一天,規則制定者也一定給自己留足時間,到時候市場上肯定有波動,但現在肯定時機未到。

第二點,持有優質不動產的投資者的態度。我想大家對於前段時間香港的新聞一定有印象:

不動產登記聯網是青島樓市的“冰雹”嗎?弄清楚這兩點你就明白了

按照道理講,如果要收稅,這個香港房爺最應該拋售啊。人家房子越積越多一方面因為香港出租回報率確實要高於內地,更為關鍵的是這些都是優質資產。

所以,一旦房地產稅來,樓市必然出現波動,然後是分化。擁有優質資產的聰明人應該不會跟風拋售,反而會趁機吸納;但是那些在三四線城市擁有多套房產的人就不好說了,賣、租都沒有人要,房子也不會持續升值了,生活質量將與房子持有量成反比。

我們通過58看一下青島房價:

不動產登記聯網是青島樓市的“冰雹”嗎?弄清楚這兩點你就明白了

你現在投資房產也不是不可以,但要守住三條:第一,量力而買,不加槓桿;第二,購買一二線城市的普通住宅,越靠近主城區越好;第三,不要希冀快進快出賺快錢,那個時代已經過去,而且很可能一去不復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