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轉變

從“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轉變

在我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最初一段時間裡我們都是呆在父母的身邊、家人的身邊,單純的生活著。遠離社會的嘈雜和侵染,只是無憂無慮的生活著。每天考慮著如何抓住一隻小蟲,如何讓媽媽多買點零食點心。這個時候的我們都只是還沒有涉世,只考慮自身各方面需求的“自然人”。

然而,隨著我們不斷成長,我們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社會規則、規範。也就開始朝著“社會人”的方向發展。德育過程就是促進我們不斷轉變的過程。那我們每個人的品德到底是如何一點點、一步步的發展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科爾伯格利用道德兩難故事法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最經典的“漢斯偷藥”的故事,說漢斯的妻子生病了,但是沒有錢買藥的漢斯希望可以和藥店老闆施捨給藥或賒賬買藥。但是老闆都拒絕了,幾天後漢斯晚上路過藥店,發現沒鎖門,問兒童如果他是漢斯,此時是偷藥還是不偷藥?原因是什麼?根據兒童的原因得出了品德發展變化分成三水平,六階段。三水平分別是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後習俗水平。

前習俗水平年齡一般是九歲以前,包括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和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的兒童在考慮偷或者不偷的依據是是否可以避免懲罰。而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的兒童則是隻關心做法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利益。

比如不喜歡吃青菜的小明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把青菜偷偷扔到地上,踢到小朋友的腳下就是為了避免被說,避免懲罰。此時小明就是處於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

習俗水平年齡一般是九歲到16歲,包括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和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尋求認可定向階段的兒童在思考問題時更多的考慮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大家的看法和已經,希望得到大家的讚許。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的兒童則是出現了法律意識,開始遵守各種規章制度、社會要求和相應的法律法規。

這兩個階段為什麼叫做習俗水平呢?因為不光9-16歲的兒童處於這兩個階段,而且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也是處於這兩個階段。

最後一個水平是後習俗水平了,年齡是16歲以上的。這個水平包括社會契約定向階段和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也稱原則或良心定向階段。後習俗水平的兒童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考慮的比較高層次了。

社會契約定向階段的兒童在考慮問題時認為我們的法律、規章制度都是認為商定的,是一種社會契約。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更改。

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是所有階段中最高的階段,主要在思考問題時人類的普遍道義是高於一切的。

根據分析可以發現,這個部分更多的會出現客觀題的考察,總是給一個實際的例子然後來區分這個兒童處於哪一水平、階段。有事也會直接讓考生簡述或論述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論。所以要做主客觀題型的準備。

說了這麼久你在看的時候會不會想每個階段的兒童都會怎麼具體回答呢?各位讀者可以在腦海中想想可能的答案。我們下期來和大家一起看看兒童們的實際答覆、解密皮亞傑在研究道德發展時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