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挺直成渝经济区发展“脊梁”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挺直成渝经济区发展“脊梁”

当前,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把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作为全市管总的、紧迫的政治任务。在大调研方面,我市确定了28个重点课题,通过开座谈会、深入基层一线、外出蹲点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调研,真正把各方面情况摸清吃透,把发展政策举措和实施路径找准找实。近日,相关课题已经陆续结题并形成重要研究成果。即日起,本报对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的调研编制过程以及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报告进行系统性报道。敬请关注!

课题概括

《关于遂宁在成渝合作中的作用研究》调研课题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向此德牵头,市发改委具体负责。以该课题为基础,向省委提出深化成渝区域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建议,并形成了《关于深化成渝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研究报告》作为建议的附件。《报告》全方位研究和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成渝经济区发展主轴带上城市具有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经济地理等突出优势,通过推动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可以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镇加快发展,强健成渝城市群“脊梁”,有利于促进全省形成“一干多支”发展格局。

编制历程

紧扣主题深度调研

努力打造高质量建议报告

6月初,由市领导牵头、市发改委具体负责的《关于遂宁在成渝合作中的作用研究》课题最终结题,以此为基础形成《关于深化成渝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研究报告》并报送省委。

4月16日召开的市委七届58次常委会研究确定了《关于遂宁在成渝合作中的作用研究》课题。随即,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向此德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课题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调研工作,提出调研思路和指导性意见,讨论课题调研内容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的示范传导、正向引导,带动形成同频共振、务实调研的良好氛围。”

通过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审视“一干多支”结构中的遂宁定位,科学审视遂宁的独特区域优势和产业发展特色,精准剖析遂宁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和机遇,最终《关于遂宁在成渝合作中的作用研究》新鲜出炉,并形成了一批有深度、操作性强的调研成果,为遂宁在成渝经济区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体系支撑。

发展建议

推动开展多领域合作

加快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重要经济增长极,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域。长期以来,成渝两个核心城市极化效应、虹吸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两城独大格局,成渝主轴带支撑不强成为制约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6年,国家发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遂宁、资阳、内江和重庆潼南等市县是成渝经济区发展主轴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中部地区是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脊梁’,如果缺少中部地区在经济人口上的过渡和支撑,成渝协同发展会显得吃力。”张向福认为,只有利用成渝双核的溢出作用,在中部地区构筑发达的基础设施复合走廊,拓展中部地区的发展空间,提高经济和人口聚集能力,才能更有力地推进成渝经济区协同发展。

“成渝经济区发展主轴带上城市地处成渝中部地区,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经济地理等优势突出,最有条件成为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成渝区域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打造服务成渝、配套成渝、辐射周边的区域经济中心,将有力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镇加快发展,必将对全省形成“一干多支”发展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对此,《关于深化成渝合作,推动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的研究报告》提出,建议推动成渝主轴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完善成渝地区高速路网、高铁大动脉,构筑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推动主轴沿线产业相融、布局优化,引导成渝两地非核心功能沿主轴疏解,推进区域产业配套与合作;推动成渝开放互动,合力打造成渝自贸区,加快南向通道建设,打造区域对外开放示范区;合力打造生态示范区,深入推进民生领域合作,推进共建共享;实施“落户成渝、服务市州”人才战略,加大人才交流合作力度。

为推动遂宁在成渝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关于遂宁在成渝合作中的作用研究》提出,要推动能源开发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枢纽作用;要推动布局优化和承接产业转移,发挥配套作用;要推动开放合作,发挥桥头堡作用;要推动民生保障和旅游合作,发挥“后花园”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