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為“燒烤”拍了一部紀錄片,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去年請來大半個娛樂圈翻拍的《深夜食堂》,不出意外的撲街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直接照搬日式居酒屋,使觀眾毫無代入感。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深夜食堂更像是下班路邊的小推車,樓下不遠的大排檔,家門口的燒烤攤,是烤串,小龍蝦,毛豆,花生,啤酒……最近就有這樣一部片子《人生一串》將鏡頭對準了燒烤攤,看片流的口水,就足以將觀眾淹沒。

終於有人為“燒烤”拍了一部紀錄片,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作為一部由B站出品的紀錄片,《人生一串》的風格和以往嚴肅考究的美食類紀錄片有很大不同。有意摒棄傳統紀錄片的高大正語境,沒有專業的點評、權威,只有市井的口口相傳,連解說詞都是時而活潑時而詼諧的風格。而作為“國內首檔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專題片”,《人生一串》第一集就來勢洶洶,名為《無肉不歡》。

終於有人為“燒烤”拍了一部紀錄片,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肉,絕對是燒烤食材中的王者。煙熏火燎當中,肉串被烤得滋滋作響,溢出香氣。再佐上一杯酒,無疑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故事的第一位主角,是涼山的長籤火盆燒烤,小二哥開的燒烤店的涼山小豬肉,在當地甚是出名。小豬連皮帶骨剁成大塊,再用小米椒、蒜蓉和鹽調味,然後伸進火裡烤。肥肉的油脂都流了出來,外皮焦脆,還留著烤炙時滲進的植物香氣,瘦肉有嚼勁,鮮活的辣味在舌頭上狂跳,回味悠長。

終於有人為“燒烤”拍了一部紀錄片,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翻過大涼山來到雲南昭通,這裡的昭通牛肉小串也有屬於自己的傳奇。它的特色就是小,差不多一嘴一串。昭通上百家牛肉小串,每一家味道的細微差別就在滷湯裡。烤之前把小串浸泡入味,整把烤串一起在旺火中快速翻轉、燒烤。等到六七成熟時,還要撒上幹辣椒提味兒。小牛肉的鮮嫩配上勁爽的辣味和回味無窮的滷味,著實讓人慾罷不能!

終於有人為“燒烤”拍了一部紀錄片,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說完了豬肉、牛肉,“無肉不歡”主題怎麼能少了海鮮?而說到生蠔,不得不提廣東湛江這個城市,這裡先天的環境優勢,使得這裡生產出來的生蠔質量極高。肉質Q彈,細膩爽滑,尤為有嚼勁。配上蒜蓉、剁椒種種醬料,味道鮮香。

終於有人為“燒烤”拍了一部紀錄片,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人生一串》沒有刻意得煽情,沒有爛俗得說教,只是用鏡頭記錄下一幕幕燈火闌珊之外的人間煙火日常。燒烤攤是一個混雜三教九流的地方,在這裡不分身份、不分地位,所有人都暫時放下心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燒烤攤上、煙火氣燻出來的人情味,是最濃、最真,也最感人的。就像紀錄片開頭說的: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孤獨的旅途。你今天和朋友出門擼串兒了嗎?

終於有人為“燒烤”拍了一部紀錄片,這才是中國人的深夜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