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措辭變了:流動性從“合理穩定”到“合理充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總第81次)例會於6月27日在北京召開。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鬆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對比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可以發現,關於流動性表述的變化也正式從"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變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此次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

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主動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增強金融業發展活力和韌性。

此前,央行發佈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8年第一季度)指出,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注重引導預期,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前後變化在於,這次在穩健中性貨幣政策表述後明確提出"鬆緊適度",這在上次是沒有的。

關於流動性表述的變化也正式從"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變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7年第四季度例會指出,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切實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提升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有效控制宏觀槓桿率。

其中的"切實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如今已變成"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

金融領域結構調整現積極變化

同時,會議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保持韌性,總供求總體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外貿依存度顯著下降,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增強。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得了較好成效,結構性去槓桿穩步推進,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為穩固。國內經濟金融領域的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但仍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突出矛盾,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更加錯綜複雜,面臨一些嚴峻挑戰和不確定性。

會議還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政府工作報告精神,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穩定市場預期,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貨幣政策委員會主席易綱主持,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連維良、劉偉(財政部)、陳雨露、劉國強、寧吉喆、郭樹清、劉士餘、潘功勝、田國立、劉世錦、馬駿出席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