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中國大學最缺什麼?

當今的中國大學最缺什麼?

當今的中國大學最缺什麼?

高考是一個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十五年時間的奮鬥目標,是終極的關口。當前的教育思維之下,整個這十五年就徹徹底底是應試教育。這十五年的教育,似乎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一個考試機器(這個製造是批量化的),而不及其餘。

因為所有的家長、教師,都把高考當作一個孩子一生學習教育活動的分水嶺;這一頭,壓抑個性、壓抑情感、壓抑自由;另一頭,崇尚個性、崇尚青春、崇尚自由。家長和老師諄諄教導孩子:“熬吧,熬到大學就好了。”似乎所有在幼年、童年、少年和多半個青年時代失去的東西,都可以在大學得到補償和回報。這份苦盡甘來的期盼,如願了嗎?

當今的中國大學最缺什麼?

不可否認的是,當今的大學的的確確培養了很多各個領域的人才,一部分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實現了,一些孩子終於在近二十年的人生苦熬中熬出了頭。但如果按照經濟學的成本收益進行核算,很多人付出的並未得到相應的補償,真正能成龍成鳳、熬出頭的並不是多數人。更多的人,大學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很多家庭,為了供出一個大學生負債累累,熬白了父母頭髮,熬幹了家庭積累。對於這些當事人,僅僅是小範圍的灰暗。而在更大的範圍內,人們開始普遍的質疑:當今的大學生怎麼沒有含金量了?現在的大學怎麼沒有大師了?

看起來是兩個問題,實質上這兩個問題裡蘊藏了太多的糾葛。在科舉思想傳統依然濃厚的很多人眼裡,大學畢業的學生,論功名至少應該是一個秀才了吧。秀才是什麼?按照曾國藩的說法,秀才應該是:“讀書之種子、世家之招牌、禮儀之旗幟”,所以曾國藩“吾不願代代得富貴,但願代代有秀才”。即使不是秀才,大學生也應該至少是一個讀書人。在普遍的社會期望裡,讀書人至少是文質彬彬、腹有詩書,是一個家族的榮耀,是放置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像旗幟一樣出眾並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因此,才有人在面對一些犯渾的讀書人的時候,就會恨鐵不成鋼地罵一聲:“書都白讀了!”

當今的中國大學最缺什麼?

“書白讀了”的大學生還真不少見。那些利用化學知識殺害同窗的、用榔頭敲死同室的、駕車撞人之後激情揮刀殺害受害人的,是象牙塔的“天之驕子”的“傑作”;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百無一長,無所事事,強勢啃老的,也以大學生居多;社會表現劣拙,責任感缺失,道德意識淡漠,甚至憑藉專業技能淪為高智商違法犯罪歧途的,也有相當部分的是學歷相當耀眼的……

大學生貶值、大學生變質,種種反常,使得人們不得不開始思考當今的大學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要說,現在的大學好像什麼都不缺。教育教學環境好了,設施完備、師資雄厚,衣食無缺,外部環境和平安穩,該是大師輩出,英才豐碩的沃土啊!但相比戰亂頻繁的春秋戰國、三國、南北朝、兩宋、民國時期,其學術水平的相對高度和人才孕育的絕對數量,都和當前的優越環境不成比例。有人認為是因為當前大學的大幅度擴招,導致了“精英”被泛化,生源質量平均下降;有人認為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脫節,導致學不能致用,知行不能合一;有人認為是商業化驅動之下,大學教育也淪為和應試教育類似的流水線、程式化、批量化生產作業,只求出合格品,不求出優質品……

當今的中國大學最缺什麼?

要找出問題的癥結,就必須思考教育的原始意義。要理解教育的原始意義,就必須明確一點,教育的核心是人。施教者是人,受教者是人。從這個角度上,教育的原始意義就應該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文明的傳承、智慧的啟發、人格的培養。人類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真、善、美——傳授真知、真理,建立辨別善與惡的價值尺度,培養對美的領悟、創造能力。真善美三者是遞進關係,了悟真相是基礎,分別善惡是核心,而最終的目的是在美的引導下構造完美的人格、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智慧不是知識,更不是某些人說的“是運用知識的能力”,真正的智慧應該是對自身與外部、生命與宇宙、目的與手段等種種哲學上的對立又統一的課題的體悟和實踐,智慧是建立在真的基礎上,擁有善惡傾向,更趨向於完美的狀態,是溫暖、光明、仁慈的,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而知識是中性的,就如同一臺冷冰冰的機器。人工智能可以創造出知識儲備遠遠超過人類個體的設備,但在可以眼見的未來,永遠創造不出智慧。如果冷靜思考,就會發現,似乎現在的大學教育更加側重於第一階段,而忽視了第二、第三階段,重視知識傳授而忽略人文滋養。“書白讀了”根本不是知識上的欠缺,而是品格上的缺陷。況且,一個人學術上的成就,除了天資、培養環境等硬件條件外,個人的性格、心胸、品格也是決定因素。《周易》上講“厚德載物”是非常深遠的哲理。一個自私的人,一個趣味低級的人,一個有人格缺陷的人,一個對人類的命運缺乏思考和慈悲的人,他的器宇如何承載更為厚重的智慧?

當今的中國大學最缺什麼?

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將所有的因果都集中在大學階段是不公平的。因為在高考這個“分水嶺”之前,一個孩子已經被培育了15年左右了,而分水嶺之後的大學,僅僅只有4—6年左右的時間。大學教育即使擁有改天換地的能耐,也很難扭轉一個比自己更基礎、更漫長的時空裡形成的某些慣性和缺陷。要真正解決圍繞“分水嶺”展開的教育事業所存在的這一重大問題,不應該是大學的事,而是包括學校、家庭、社會在內的所有人值得深思和探討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