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5000萬!廣東第一批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出爐!

27日,廣東第一批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正式發佈,韶關市翁源縣蘭花產業園等入選。據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啟動年,啟動建設50個,

每個粵東西北地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財政補助資金5000萬元。第一批的15個名單是經各地申報推薦、現場核查評審、公示,並報省政府審定,每個產業園5000萬元的建設資金,即日由省財政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如大型農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等。

補助5000萬!廣東第一批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出爐!

據瞭解,廣東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把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啟動實施以絲苗米、優質蔬菜、嶺南水果、花卉、南藥、茶葉、優質旱糧、食用菌、生豬、家禽、水產、油茶、劍麻等為特色主導產業的產業園建設活動。到2020年,全省建設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若干千億產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形成“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農業產業興旺新格局,推動鄉村振興,奮力實現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據介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六大任務開展建設: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建設優勢特色產業引領區;促進生產要素集聚,建設現代技術與裝備集成區;推進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建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區;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業創新孵化區;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建設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示範核心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鄉村振興的樣板區。

補助5000萬!廣東第一批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出爐!

創新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模式,實行政府引導、企業實施、多方參與,按照“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鼓勵支持各類主體投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責任主體是縣(市、區)人民政府,實施主體是大型農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等,監督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

2018年廣東第一批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

補助5000萬!廣東第一批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出爐!

【深度】

日前,廣東省農業廳印發《2018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下稱“方案”)。

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就格外重視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今年4月份,在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省長馬興瑞強調,要抓住關鍵,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6月份,省委辦公廳印發《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指出,省級財政支持粵東西北地區每個現代農業產業園5000萬元。

方案對我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要求從2018年開展啟動實施以絲苗米、優質蔬菜、嶺南水果、花卉、南藥、茶葉、優質旱糧、食用菌、生豬、家禽、水產、油茶、劍麻等為特色主導產業的產業園建設活動,主導產業產值佔產業園農業總產值50%以上,產業園內農民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通過“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了明確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區域範圍,建設水平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

產業園農民收入高於平均水平15%以上

意見給出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發展目標,圍繞“主導產業突出、現代要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輻射帶動有力”的要求,從2018年開展啟動實施以絲苗米、優質蔬菜、嶺南水果、花卉、南藥、茶葉、優質旱糧、食用菌、生豬、家禽、水產、油茶、劍麻等為特色主導產業的產業園建設活動。

據悉,2018年為啟動建設年,啟動建設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到2020年,全省建設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若干千億產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形成“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農業產業興旺新格局。

績效目標方面,主導產業產值佔產業園農業總產值50%以上,實施主體與農民建立利益緊密的聯結機制,產業園內農民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5%以上。

產業園須符合全產業鏈要求

方案明確了申報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八項建設條件,圍繞1個主導產業(或2-3個關聯度高的特色產業),符合“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品牌)”的全產業鏈要求,按照資源稟賦優越、產業特色突出、生產鏈條完整、資源要素集聚的原則,突出產業園的技術集成、產業融合、創業平臺、核心輻射等主體功能,對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農村改革、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

規劃佈局方面,產業園有明確地理界限和一定區域範圍(原則上3-5個鄉鎮),建設思路清晰,發展方向明確,全面統籌佈局生產、加工、研發、示範、服務、旅遊等功能板塊,配套發展物流、電商等產業。

產業基礎方面,以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為基礎,建有能夠提供滿足加工原料需求的高標準規模化種養生產基地,建立了從種苗供應、生產加工、技術服務到倉儲物流、營銷推介等關鍵環節的全產業鏈體系。

方案強調,建立政府領導掛帥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協調機制和市場化運作機制,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營、多方投入的建設格局。

資金補助僅涉及粵東西北地區

意見明確,經批准建設的粵東西北地區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財政給予資金補助。其中,已獲得中央財政補助的新會、徐聞、廣東農墾湛江墾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再安排補助資金。

鼓勵珠三角地區(不含惠州、肇慶市和江門恩平、開平、台山市)積極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自行安排建設數量,自籌建設資金,經市政府同意後報省農業廳備案。

據介紹,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按照突出重點、集中使用的原則,支持農業設施、土地流轉、產業融合、科技與信息支撐(專家團隊服務)、公共區域品牌、貸款貼息等六大建設任務。省級財政補助資金不得用於建設樓堂館所,不得用於企業經營性及債務等一般性支出。

意見指出,廣東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農業信貸擔保資金優先支持,鼓勵地方政府按規定統籌各類渠道資金集中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各級財政資金要發揮引領撬動作用,引導工商資本投資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

縣一級人民政府是建設責任主體

方案指出,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責任主體是縣(市、區)人民政府、省農墾總局、省供銷社、省級農業教學科研院所,負責本轄區(或本系統)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統籌推進和組織管理工作。

實施主體是大型農業企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以及農業科研、技術推廣單位等,主要職責是按照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績效目標和任務清單,負責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項目建設和運營,聯結帶動農民廣泛參與,與農民建立利益緊密聯結機制,

省農業廳負責指導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牽頭制定方案、績效目標和支持政策措施,開展規劃指導、督促落實和績效評價等工作。省財政廳負責下撥省級補助資金,組織對財政資金使用開展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