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产权服务创新 海淀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指南》

保护产权服务创新 海淀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指南》

图为海淀检察院著作权与商业秘密保护检察会议现场

保护产权服务创新 海淀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指南》

图为海淀检察院编纂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指南》

《指南》三大特点:全面、针对、服务办案

会上,北京大学易继明教授介绍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办理指南》的三大特点:一是内容全面,案例典型,其中涵盖了《刑法》第三章第七节的所有罪名,并将典型案例作为单独的一章,增加了真实性和可读性;二是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针对办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实践中难点问题,重点对证明标准、取证方向和证据审查进行了解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立足实践,服务办案,在多年办案过程中研究归纳,凝结了检察人员的智力,立足于办案实践,也将经验服务于司法办案。

创新工作机制 重视专业调研

对于海淀区检察院在保护知识产权领域的创新工作机制,海淀区检察院王云光主任介绍了以下主要做法:一是从健全提前介入机制,充分发挥庭前主导作用;二是探索建立“三合一”专业化办案机制,强化检法联动;三是完善专家咨询与专业同步辅助审查机制,为办案提供技术智力支持;四是落实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机制,发挥指控和证明犯罪的主体作用;五是建立检察专业调研机制,培养会办案、能调研的专业人才。

同时,海淀检察院还重视专业调研工作,先后撰写《侵犯著作权犯罪实证研究》、《检察专业化专门化建设问题研究》等8个国家级、市区级重点课题,编写并发布专项调研成果《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取证指引》、《十大典型案例》等。

未来将继续提高专业素质 打击新类型侵犯知识产权案

海淀区有全国最多的高校和创新区,是全国创新核心区。对此,海淀区检察院刘惠副检察长表示,海淀区检察院将会进一步强化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刑事保护力度,一是在两法衔接上更好地和行政部门对接;二是在专业素质上要下大力气,及时准确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新类型案件,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在侦查上需要用新技术来推动案件的办理;三是保护产权,护航创新发展,积极进行普法宣传,同时也要强化对在华外商企业的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