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傳祥“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精神


時傳祥出生在山東德州齊河縣 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門一傢俬人糞場,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是一位"寧肯一人髒,換來萬戶淨"的掏糞工人,他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讚揚,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隨後被評為全國著名勞動模範。1971年被汙衊為工賊。1975年去世,享年60歲。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門一傢俬人糞場,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時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凌。解放後,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

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10月26日,國家主席劉少奇在人民大會堂湖南廳握著他的手,說到:"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時傳祥也表示:"我要永遠聽黨的話,當一輩子掏糞工。"


時傳祥的工作雖然普通,事蹟卻很感人,成了享譽京城的知名人物。在1959年全國"群英會"期間,國家主席劉少奇和總理周恩來接見了他,熱情地握住他粗糙的手,詢問他的工作情況。劉少奇說到:"我們都要好好地為人民服務。你當清潔工是人民的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務員。這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劉少奇得知他沒有文化時,還特意送給他一支鋼筆,

時傳祥是在中國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湧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受盡苦難與翻身解放的巨大反差,更加堅定了加入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正確性。當時社會雖然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剛解放的時候,一些人認為自己當家做主了,再也不用幹低賤伺候人的掏糞工作。時傳祥卻認為,再髒再累的活也得有人去幹,能以一人髒,換來萬家淨,這是十分光榮的。

時傳祥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認識到為人民服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光榮的,併發自內心地做好在一些人眼中認為是低賤的工作。黨和政府對清潔工人的關心,也是他幹好工作的重要動力。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都曾親切接見時傳祥,鼓勵他做好這一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作。


在如今的現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糞工是個已經消失了的行業,但只要存在著社會分工,行業之間就必然存在著差異,也仍然會存在著苦、累、髒的工作,這些工作同樣要有人去從事。因此,時傳祥"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的精神對於今天來說,也仍然沒有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