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今年的6月22日,周星馳56歲了。

我對他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那個整蠱嘚瑟的無厘頭騷年,滿頭青絲精神抖擻,不知道哪一瞬間開始,新聞裡出現的都是他頂著白髮憔悴的臉。

這個為夢想闖過半生的藝術大師,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我不知道星爺在自己生日這一天到底快不快樂,但我永遠記得在機場遇見他的那次,他壓緊帽簷下的白髮悶不做聲吃著泡麵。那個瘦削的背影倔強得讓人不忍上前打擾。

年少時看他的電影開心的像個傻子,長大了再回頭看,才明白其中的悲情。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也許,我們都是那條「狗」。

「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天下再無第二個周星馳

1962年6月22日,一個男嬰在香港九龍的窮人區呱呱墜地,他的母親凌寶兒從《滕王閣序》中為他摘取了名字:「雄州霧列,俊採星馳」——周星馳。

那個年代的家庭很少有孩子像今天這般幸福,而他的童年可以說是非常辛苦。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7歲時父母離異,母親帶著他和姐姐妹妹艱難的生活。為了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她甚至一人做多份工,再難也要給孩子們買肉吃。

那時候的周星馳是母親眼中的頑皮鬼,總是不好好吃飯,不懂得愛惜糧食。肉沒吃兩口就吐在碗裡,最後只能母親來幫他吃掉。

母親省吃儉用給他買來雞腿吃,他咬了幾口又不小心掉在地上,母親心疼的用開水沖洗乾淨,然後自己吃掉。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為這事他沒少挨母親的打,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頑劣。

2001年的一次機會,周星馳和母親一起做客鳳凰衛視,母親講起這段往事,笑著說道:「那時他可真頑皮啊!全不知道,這飯菜來得多不容易,一點也不珍惜。」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周星馳接過話茬:

「那幾年裡,你把好東西全部給了我們,我要不是把雞腿故意弄到地上,您會捨得吃嗎?」

後來這隻雞腿頻繁的出現在星爺的電影裡,但是他人生中最好的一場戲,卻是在他七歲那年。

那個小心翼翼嘗一口雞腿的味道,然後「頑皮」地弄掉地上只為讓母親吃口肉的內向少年,連表達愛的方式,都是這麼的藝術,這麼的極端。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家庭的成長環境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周星馳從小便內向、沉悶,總是會害羞也從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

但是他的內心藏著一份寶藏,那便是他對電影的追求。

初中的周星馳,因為電影《唐山大兄》迷戀上了武術,夢想成為像李小龍一樣的功夫明星。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任大家都覺得他是痴人說夢,學武術的信念卻讓他異常堅定。他在家把黃豆炒熱練鐵砂掌,跑去校長室說自己要在學校開武術班招生,最後被校長趕出辦公室。

初中畢業的周星馳,做過茶樓跑堂,做過電廠工人,機緣巧合下通過姐姐的朋友認識了梁朝偉。

想做明星的夢讓他一直尋找著機會,一次他鼓動梁朝偉一起去報考TVB的演藝訓練班,結果那次考試梁朝偉考上了,他卻落榜。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他連考兩年才終於得償所願,本以為培訓完成就能實現夢想做演員,結果被分配去做少兒節目的主持。

講真,做主持人他是真的爛,乃至港媒毒舌的點評他:「連主持都這麼爛,怎能做演員。」他把報紙剪下來貼在牆上,每天醒來都會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大聲說著:「加油!」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這份不盡人意的主持工作,他從20歲做到了26歲,在這期間他不斷地為自己尋找參演電影的機會,哪怕是幾秒背影的龍套,哪怕是最累最苦的死屍,他都會用盡全身解數去爭取。

他學著老油條般的插科打諢,學著沒臉沒皮的去求人。這期間,他受過無數白眼和歧視。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後來他在《喜劇之王》的臺詞中調侃過自己這幾年的遭遇:「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龍套的,可不可以不要加一個‘死’字在前面?」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以前看他在電影裡被人貶低欺辱的時候還在嘻嘻哈哈的笑著,那時心想,這個人真卑微啊,他為什麼被人欺負了還在那麼賤的笑呢?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現在看一遍他笑著承受辱罵的表情,卻鼻子一酸紅了眼眶。

這不就是凡世中的我們嗎,這不就是抗住生活的所有苦累刁難,仍然倔強的守護著夢想我們嗎?

他在戲裡總是笑得那麼開心

別人就以為他真的不會哭

我一直好奇周星馳哪裡來得這麼多無厘頭的想法,怎麼就能夠另闢蹊徑將生活中的屎尿屁化腐朽為神奇,讓人們開懷大笑,品得津津有味。

那個年代的電影有個共同的趨勢,追捧高大全的偶像形象。周星馳卻覺得他們好假,覺得這種假惺惺的形象很好笑。

他從小生在貧民窟,看盡了底層市井小民的生活,也體會過生活的尖酸苦澀,所以他懂,大多人生活不易,也就懂得,苦中作樂是活著的藝術,最後他也把這一點,變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電影藝術。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1998年他在《霹靂先鋒》中出演了一個配角,最終因為優秀的演技獲得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從這之後,他的演藝生涯才真正的開始。

他獨特的演藝風格終於有機會在鏡頭前放手一試,1990年的《賭聖》成為香港票房的新紀錄,而他在裡面的無厘頭表演成功的俘獲了人們空前的喜愛和關注。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靠著這些天馬星空的無厘頭搞笑風格,之後的《賭俠》、《逃學威龍》等系列電影也都是場場大賣,口碑爆棚。

一時間,周星馳紅得發紫。

如今縱觀周星馳出演的和導演的電影,你都會發現,他每一次的作品都在將自己的風格嘗試到極致。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他的主角都是小人物,《大話西遊》中的山賊;《少林足球》中,他是一個撿垃圾的;《武狀元蘇乞兒》中的落魄乞丐。

但每一個人物卻都是在自己平凡的世界裡,擁有夢想和真性情的大英雄。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周星馳的電影,每一幀都是他最寶貴的藝術行為,他將對生活的品味細細揉碎,將苦辣酸甜變成嘲笑世俗的荒唐笑話,所以我們,笑著笑著就哭了,看著看著,就被治癒了。

「有個朋友留了東西在我心裡,他們都說那是一聲笑,可我知道那是一滴淚」。

對電影的偏執和驕傲

讓他成為了孤家寡人

成名後的周星馳,迎來的不只是讚美和追捧,慢慢地人們開始不滿足於從他的電影中找樂子,慢慢地,人們想要探尋周星馳這個人。

當很多人發現,原來周星馳本人和電影裡的那個痴笑瘋癲的周星星決然不同時,人們突然變得不滿。

好多媒體開始在報道中說周星馳是脾氣古怪的「片場暴君」,說周星馳有黑道背景,說他人品有問題。他從來沒有回應過,繼續專心做自己的電影。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人們往往盲目跟風,世俗把他捧成藝術天才,大家便追捧諂媚著這個藝術天才;世俗把他說成是暴躁偏執的怪人,他便瞬間成為孤家寡人。

黃秋生說過:「你們只看見別人說周星馳,你們看見周星馳說過別人嗎?」

是啊,他是偏執,他也確實嚴厲認真,他不會在意別人的顏面,也沒空去調節娛樂圈複雜的人際關係,他所有的偏執和控制慾,都是為了能把自己心目中的藝術做到極致。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他寧願得罪所有人,也要把電影做到最好,不能是第二好,也不能是第三好,只能是第一好,因為他不能辜負夢想,不願辜負觀眾。

我記得有媒體說他到頭來「眾叛親離」,得罪了所有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以至於外人口中的他,變成了人品差的自大狂。

他拍《少林足球》,和大師兄黃一飛鬧得很不愉快。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有一幕鏡頭是拍鐵頭功,大師兄被人用啤酒瓶爆頭,結果一連爆了八個瓶子周星馳還是不滿意,道具組最後謊稱瓶子沒了,大家都怕了,因為片場用的是真的玻璃瓶。

多年後黃一飛還是很介意這件事:「說好了用道具瓶子的,但真正拍攝時居然用了真的玻璃瓶,我當場被砸暈。」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結果洪金寶當場發飆:「不可以只當自己是人,其他的都是狗!」然後憤然離開。兩人就這樣鬧翻了。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結果電影開拍後,吳孟達的戲份卻被刪了,氣得他當場發怒:「你把我當哥了嗎?」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在周星馳的世界裡,什麼人情世故,什麼義氣情義,都不如戲重要。

所以他的電影裡出現了無數的經典角色,柳飄飄、紫霞仙子、石榴姐、包租婆、齙牙珍等等。

這些配角顛覆了所有電影裡主角為王的套路,而能讓這些配角如此發光發熱的,正是周星馳的認真和偏執。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他不是聖人,經歷過生活的苦難體會過人情涼薄,他知道一切得來不易。他承認自己貪財自私,因為沒人不愛錢。

他不愛表達自己的感情,只是默默的認真的用力的做著自己的電影,世俗說他什麼,便是什麼吧,沒人理解他,那就孤獨吧。

人生不就是如此嗎。

至尊寶對自己說:

「你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嘢」

很多人關心周星馳的感情生活,直到如今都孤身一人的他,曾在柴靜的訪談中被問到什麼時候結婚,他說,自己沒機會了。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也許這一刻他回想起曾經自己沒能珍惜的那段感情了吧,「如果可以重來的話,我希望自己不要那麼忙了。」

在外人眼中,他是個花心浪子,曾因為忙於工作,錯過了最適合他的初戀羅慧娟,後來又傷了朱茵,然後是莫文蔚,於文鳳。

這些人像是一陣風穿過了他的前半生,媒體傳過他的地下情,他劈腿,他自私無情,但這些終究都是過去了,心裡留下的是誰,也許是隻有他自己能知道的秘密吧。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導演劉鎮偉曾回憶說:

「有一年跟周星馳吃飯,他突然問我,‘為什麼他會那麼容易愛上一個女孩子?’我當時還笑稱,‘你那不是愛,你那是花心’。他聽後低頭吃飯,不再言語。後來我才覺得,他只是太孤獨了。

他可能並沒有做對什麼,但我們作為看客,也不要隨便去指責他做錯了什麼。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在電影《算死草》中,就有這樣一句臺詞。

周星馳:「我很孤獨,用英語怎麼說」?

莫文蔚:「I love you」。

他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愛,但是他的愛都是有期限的,所以他才會在電影中為自己的愛加上一萬年的期限。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一個人若是沒有了夢想

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

他曾評價自己的電影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年少不懂周星馳,讀懂已是傷心人。

那些滾滾而去的歲月,讓星爺變成了滿頭白髮的孤獨人,也讓我們變成了沉默不語的成年人。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可能星爺最想回到那個懵懂青澀的少年時吧,在樓臺之上默默觀察那些流光市井,夢想成為像李小龍一樣的武打明星。

每天暗暗努力,青春蓬勃,即使看不到未來的模樣,也依舊能夠守著內心澎湃翻湧的朝氣,成為自己心中的蓋世英雄。

在世事的榮辱中成就了「喜劇之王」,卻用一生的時間與孤獨周旋

只求時光慢點老去,讓我們都有機會在現世卑微的平凡中,有機會去追尋那些隱秘而偉大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