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第一套人民幣-四大天王和十六珍品!

中乾文化 2017-10-30 14:06:38

第一套人民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由人民政府所屬國家銀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製發行的唯一的法定貨幣。

在圖樣題材上,選擇當時經濟建設和新社會人們生活的圖案,生動展現出我國解放事業及建國初期人們的政治、生活、文化、社會百態,使人們領略到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如火如荼激情歲月。

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保證瞭解放戰爭勝利進軍的需要,促進了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最終成為統一的全國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幣制混亂歷史。

  1. 四大天王(鈔王)-內蒙古地區發行:

1951年發行,1955年退出流通市場 ,無水印,未發現暗記,底紋由網紋構成,背面印有蒙文行名

和麵值,內蒙古地區發行,極珍稀!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壹萬圓牧馬圖

2.伍仟圓 蒙古包 -內蒙古地區發行:

1951年發行,1955年退出,無水印,底紋由曲紋構成,暗記:正面蒙古包上,“蒙古”背面中心蒙文中有“人”,背面印有蒙文的行名和麵值,在內蒙古發行,極珍稀!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仟圓 蒙古包

3.伍佰圓 瞻德城-新疆地區發行:

1951年發行,1955年退出,無水印,暗記:背面中心維文中有“500”維文版 新疆地區發行,背面維文行名和麵值,底紋由“中國人民銀行” 和幾何圖形構成!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佰圓 瞻德城

3.壹萬圓 駱駝隊-新疆地區發行:

1951年發行,1955年退出,無水印,未發現暗記,維文版 新疆地區發行,背面維文行名和麵值,底紋由“中國人民銀行”

“壹萬圓”和幾何圖形構成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壹萬圓 駱駝隊


十二珍品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五萬圓 新華門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萬圓收割機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仟圓 渭河橋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仟圓 牧羊圖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壹仟圓 雙馬耕地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壹仟圓 牧馬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貳佰圓 排雲殿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壹佰圓 帆船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壹佰圓 北海橋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拾圓 火車大橋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拾圓 水車與礦車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伍圓 水牛

圖案劵別

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遷到北京。全國解放後,各大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人民銀行相繼成立。1951年底,除西藏自治區和臺灣省外,全國範圍內貨幣已經統一,人民幣成為中國唯一的合法貨幣。到1953年12月,人民幣發行券別有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50元券、100元券、200元券、500元券、1000元券、5000元券、10000元券、50000元券等12種;版別共62種。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

在圖樣題材上,選擇工業、農業、商業、紡織、交通、運輸、工廠和礦山等當時經濟建設和新社會人們生活的圖案,體現了第一套人民幣的真實歷史意義、地位及作用,生動展現出中國解放事業及建國初期人們的政治、生活、文化、社會百態,使人們領略到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建設新中國、新社會的如火如荼激情歲月。其中“水牛圖”、“打場圖”、“帆船圖”、“馬飲水圖”、“蒙古包”是百姓熟知的版別。  

由於當時各解放區的環境和全國解放初期條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幣的設計思想還不夠統一,圖案既有反映工、農業生產的勞動場面,也有反映交通運輸的情景,還有的反映北京等地名勝古蹟的……內容繁雜,主題思想不突出、不明確。鈔票種類多,面額大小差別大。從1948年12月到1953年12月,共印製發行了12種面額、62種版別的人民幣,最小面額只有1元,最大而額則是50000元。到第一套人民幣發行後期,1元券幾乎退出流通領域。印製工藝多樣,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為了用最快的速度進行鈔票的印製、發行,以滿足解放戰爭的需要,當時只得採取應急措施,老廠新廠一齊上,新舊設備一齊用,工藝上採用了石印、凸印、凹印、膠印、凸凹合印、凸膠合印、膠凹套印等七種技術,紙張、油墨等主要原料也都是就地取材。因此,鈔票的質量差別較大、參差不齊。

歷史背景

發行第一套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統一各革命根據地貨幣,革命根據地貨幣是在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被敵人分割封鎖的情況下產生的,統一貨幣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抗日戰爭勝利後,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就展開了統一本解放區貨幣的工作。華中解放區發行了統一的華中幣,回收原來新四軍開闢各抗日根據地時發行的多種地方貨幣,其它解放區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統一貨幣。但是,在各解放區統一貨幣工作尚未完成時,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區許多地方被國民黨軍隊佔領,各解放區統一貨幣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止。

1947年夏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地方部隊和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取得了解放戰爭的重大勝利。各地區貿易聯繫、物資交流日益發展,而貨幣幣制不統一、貨幣的比價不固定成了貿易往來的重大障礙,也給解放軍機動作戰中後勤補給等問題造成巨大困難。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華北財經會議決議,華北、西北和華東三大解放區之間首先進行了貨幣統一工作,冀南銀行、晉察冀邊區銀行、北海銀行和西北農民銀行幣按固定比價統一流通。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告成立,當日即由河北省平山縣銀行發行第一批人民幣5元第一版、10元第三版和50元第一版,標誌著第一套人民幣正式誕生。

1949年初,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遷至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區相繼成立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幣成為中國唯一合法貨幣,在除臺灣、西藏以外的全國範圍流通。

統一發行人民幣,清除了國民黨政府發行的各種貨幣,結束了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和中國近百年外幣、金銀在市場流通、買賣的歷史,促進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在建國初期經濟恢復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行原因

第一套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印製發行的唯一法定貨幣。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1948年,隨著人民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分散的各解放區迅速連成一片,為適應形勢的發展,亟需一種統一的貨幣替代原來種類龐雜、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區貨幣。為此,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同日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為該套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行名。

1947年夏,解放戰爭進入我人民解放軍勝利反攻階段,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在各解放區人民群眾的配合下,取得了一個個重大勝利,各解放區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華北、西北、華東解放區逐步連成一片,各解放區之間貿易聯繫、物資交流日益發展。但是各地貨幣不統一,貨幣比價不固定,成為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的重大障礙,給野戰軍的機動作戰帶來很大困難。因此,迫切需要改變各解放區貨幣版別多、種類繁雜、比價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狀況,統一各解放區貨幣。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華北財經辦事處成立,統一領導華北區財經工作,並著手開展統一貨幣工作。不久,晉察冀邊區銀行幣停止發行,冀南銀行幣成為華北解放區的統一貨幣。1948年1月,西北解放區停止發行陝甘寧邊區銀行幣,西北農民銀行幣成為西北解放區的統一貨幣。10月,山東解放區北海銀行幣與華北解放區貨幣相互流通。11月,華北解放區統一流通北海銀行幣。從此,北海銀行幣成為山東和華中各解放區的統一貨幣。1948年底,全國各解放區除中原、東北等解放區自成獨立貨幣體系外,華北、西北、華東三大解放區貨幣統一工作基本完成。

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進一步統一解放區貨幣,經華北人民政府、山東人民政府、陝甘寧和晉綏兩邊區人民政府會商決定,合併華北解放區的華北銀行、山東解放區的北海銀行和西北解放區的西北農民銀行,於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中國人民銀行。首任總經理南漢宸,副經理胡景雲、關學文。同時開始發行統一的人民幣,這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第一套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六字由當時的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同志題寫。第一批發行的人民幣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種券別,首先在華北、山東和西北三大解放區流通使用。隨後發行了1元、5元和100元三種券別的人民幣。此後,各種券別和版面的人民幣逐步推廣到全國各個解放區。

第一套人民幣是在統一各革命根據地貨幣的基礎上發行的。發行統一的貨幣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革命根據地貨幣是在戰爭時期各革命根據地被敵人分割封鎖的情況下產生的。抗日戰爭勝利後,各解放區人民政府就開展了統一貨幣的工作。如華中解放區發行統一的華中幣,收回和統一原來新四軍開闢的各的抗日根據地發行的多種名稱不同和幣值不等的地方貨幣。其它解放區也採取了類似的統一貨幣的措施。但是,在各解放區統一貨幣工作尚未完成時,國民黨反動派就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區許多地方被國民黨軍隊佔領,統一各解放區貨幣工作不得不暫時停止。

★中國錢幣博物館-北京市西城區西交民巷17號(喜歡錢幣的朋友可以去看哦,古幣、紙幣、硬幣、銀錠等等,每天 9:00 ~ 16:00(15:30 停止售票)週一、週日閉館。)

展館介紹

中國錢幣博物館的陳列分為“中國曆代貨幣陳列”和“特別展覽”兩部分,以後將在原民國時期大陸銀行舊址建立“銀行史陳列”。“中國曆代貨幣陳列”設在中國錢幣博物館現展館(原北洋保商銀行)的二層和三層,由“中國古代貨幣陳列”和“中國近代貨幣陳列”構成,這是中國錢幣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常年對公眾展出;“特別展覽”設在中國錢幣博物館現展館的一樓大廳,根據不同的選題舉辦各種臨時展覽。

館內收藏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中國錢幣博物館收藏有古今中外錢幣及與錢幣有關的其它文物約30餘萬件。按古錢幣、金銀幣、紙幣、少數民族錢幣、外國錢幣、錢範及與錢幣有關的文物等六大類別整理、收藏和保管。

在中國錢幣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不少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珍貴文物,如出土于山西保德林遮峪的商代銅仿貝,出土於河北中山國遺址的金貝、銀貝,出土於河南扶溝東周時期的銀布,出土於陝西的戰國“半圜”,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以及完整的楚金版、銅錢牌、宋代九疊篆“皇宋通寶”、遼金時期的金箔、明代中書省發行的“大明通行寶鈔”、洪武五十兩金錠,等等;有珍貴的我國曆代少數民族地區發行的貨幣,如六銖和二十四銖的漢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佉二體錢、突騎施錢、回鶻錢、察合臺金幣、黑龍江出土的金代銀錠“承安寶貨”、西夏“元德重寶”等,其中西藏地區和新疆地區的錢幣最為豐富;有各個革命時期人民政權發行的貨幣,如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農民協會發行的貨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發行的貨幣。其中,一些游擊區發行的貨幣,館內也有比較系統的收藏。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後發行的各套人民幣票樣、金銀等各類紀念幣,更是本館的特色。

中國錢幣博物館還收藏與錢幣有關的其它文物,如各種錢範,包括銅貝範、空首布範、五銖錢範,近現代機制銀幣的模具、機具和紙幣的鈔版,以及與錢幣文化有關的錢樹、錢劍、撲滿等。

此外,中國錢幣博物館還珍藏有世界100多個國家的錢幣,其中,19世紀各國的金銀幣及現代紙幣佔較大比例。

勁爆《第一套人民幣都在這裡了》

錢幣文獻資料也是中國錢幣博物館的收藏項目,到目前為止,本館已收藏與錢幣相關的文獻圖書13000餘冊,期刊5000餘冊,為開展錢幣學與貨幣史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學術研究是博物館的三大任務之一。自建館以來,本館在錢幣學理論、中國貨幣的起源、先秦貨幣與貨幣文字、歷代錢幣合金材料、中國古鈔、人民政權貨幣、金銀紀念幣的腐蝕與防腐問題及錢幣文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後發表論文百餘篇,並有多篇論文獲獎,有數部專著已出版或即將出版。本館與英、美、法、加、日等世界上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相應機構保持著學術往來,經常性地與國內的有關機構開展學術交流,不定期舉辦學術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