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淌水崖水库位于弥河支流红旗河上,整个大坝屹立于近20米高的整体天然花岗岩河床之上,总库容1013万立方,兴利库容594万立方,上游流域面积22.1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2万亩,是一座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和水产养殖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枢纽。2009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亚洲第一石拱连坝 高:39.34米 长:204米

一个大胆的构想诞生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奔流不息的弥河已咆哮了几千万年,而地处丘陵山区的临朐县经常发生洪涝灾害,人们饱受旱涝灾害的困扰。汛期时,巨大的洪水裹杂着泥土铺天盖地而来,冲毁良田,淹没庄稼,冲垮房屋桥梁;干旱季节,大地干裂,寸草不生,特别是弥河南源淌水崖上游,情况更为严重。时任九山公社党委书记的张彦士焦虑万分,经过再三考虑,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倡议:在弥河上修一座水库,把水拦住。

修水库能行吗?当时面对多年的自然灾害,宋家王庄村曾联合附近村庄,在淌水崖多次修过土坝,可一面对气势如虹的洪水,这些土坝简直就是“螳臂当车”,多少次的努力都随洪水而去,显然这次要再修土坝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受制于资金和技术等因素,在当时看来,建石砌工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是公社党委的同志们经过详细周密的考察论证,最终确定了石砌连拱的建设方案。得知定下建石砌连拱桥的消息后,当地百姓群情振奋,纷纷响应,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但是,一项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并不是随心所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总的方案确定后,具体的施工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铺工放样的问题、内拱怎么砌的问题、外拱怎么砌的问题,最后,在省水利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工程小样总算搞了出来,技术人员心里大体有了数,但还是只能边干边摸索,这时,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却让建设者们真正犯起了难,那就是资金问题。当时,九山公社党委只有一万元钱,而工程预算却达到了一百多万,巨大的差距让九山公社党委一班人顿时心里没了底,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还是硬着头皮开了工。

办法总比困难多

虽然缺资金、缺技术,但是整个施工过程却有着强有力的领导和广泛而牢固的群众基础。工程指挥部分设了施工组、政工组、木工组、石工组、后勤组等等,清基、备料等各项工作也同时展开,很快,一万元钱用完了,就去市里争取,市里支援的五万元也用完了,再去省里,省里终于拨了十多万,暂时缓解了资金短缺问题,就这样,一边是用一点争取一点,一边是全民参战,资金的困难没有吓倒干部群众,他们更加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水库建设当中。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除了资金困难,石料供应也很成问题。因为当时九山公社的石工太少,而工程量又太大,广大妇女就成了生力军,她们积极地参与到建设中,于是就出现了“女石工”这个词,三十多名十八九岁的女石工活跃在工地上,干起活来一点不输给男人,正是她们的努力,极大地缓解了石料紧缺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干部群众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

“愚公移山,改变中国,战天斗地,改造自然”,这是当时张贴在工地上的口号,勤劳朴实的九山人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们用永不言败的苦干精神和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向自然、向命运发起了旷世挑战。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听当时参与工程的一位老人说,从刚开始铺工的时候,九山公社所有的领导就全部靠在水库上,他们和群众同吃同住,共同劳动,包括清基,都是用人工抬,基坑水非常深,那时候正赶上初春,水还很凉,干部们二话不说,跳下去就抬牛筐,大家一看,干部都这样,那还用什么动员,干呗。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仅用十二天时间,清基工作就顺利完成,其他任务也迅速铺开,也许有人说,工程进展这么快,工人吃住条件肯定不错,可据当时主管建筑的领导说:“这么大的工程,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设备,靠的就是五六千民工兄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没的吃,就自己带煎饼,没地住,就七八个人挤在五六平方米的窝棚里,那时老百姓都比较穷,被子从家里带来,家里没的盖,就两三个人盖一床被子。吃饭‘喝趴水’,什么叫‘喝趴水’?就是跪在河边,从河里捧水喝,煎饼一沾水就吃。后来有人总结了个顺口溜:‘自带吃,不管穿,铺着地,盖着天;苦干加巧干,人人做贡献’。民工们别说什么奖励了,就是每月开一次评功大会,凡是评上先进的连队,把流动红旗插在他们工地上,被评选先进的民工,最高奖励是发一把镐,或者是发一张锨,拴上块红布,就是奖励。”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当时条件十分艰苦,但大家在“修坝建站,造福后代”的号召鼓舞下,再苦不觉苦,再累不知累,从干部到群众总觉得有一股浑身使不完的劲头。冬天山里气温低,工人们冻得手都肿了,像小气蛤蟆那么高,往后一砸,就砸出脓来,可就是这样,人们干起活来依然还是热火朝天。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淌水崖水库大坝三十五米高,全部用青石砌成。立身大坝底下,气势宏伟,不禁感叹,当时没有任何吊装机械,这么多的石头,这样的高度,是怎么垒上去的呢?

据说,当时不光这一个问题,很多技术难题都摆在面前,吃住条件简陋点,人们咬咬牙、使使劲,尚可以克服,但技术难题却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为此,建设者们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遇到问题,就在全体工人中征求意见、寻找办法。比如巨石吊装问题,就是一个民工从家里房梁上得到了启发,在与别人聊天时提出的解决办法:用十几根钻井杆,二十米一根连起来,四根管就做两个梁,底下弄个架,用钢筋弄上框架撑住,接着拉起来担上木板,抬着石头走,砌上一层搁上,一边砌一边抬,既节省了几千方木头,又解决了交通问题。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像这样的例子,整个工程还有很多,可以说,淌水崖水库是六千多工程技术人员和民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结果,它的建成再次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一真理。

梦想惠及民生

经过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六千多人流血流汗,承载着多少代九山人民梦想的淌水崖水库终于建成,气势恢宏的水库大坝挡住了滚滚而来的洪水,至今30多年过去了,它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惠及着百姓,造福着社会。

水库一建成,电站装机发电,昏暗的煤油灯变成了明亮的电灯,偏远的小山村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电的光明,九山人民从此结束了没有电的历史,九山公社也成为了临朐南部山区用电最早的乡镇。老百姓更是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用当时参加建设的一位老人的话说就是:那时候老百姓真是高兴啊,能用自己修的水库发出电来,给九山照上明、用上电,这是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几代人努力的事,最了不起的事。水库建成后,当地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而当时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当地的灌溉问题,那么淌水崖水库又能灌溉多少农田呢?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淌水崖水库上游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总库容600万立方米,计划控制灌溉12个村1.8万亩土地,后来,在镇政府组织下,每年都修建一部分灌区工程,截至1990年,已修建干渠6000米,支斗渠2万米,开辟灌区1500亩,开灌后亩增产粮食都在百公斤以上,起到了洪能拦、涝能排、旱能灌的作用,如今,因淌水崖水库的修建和不断加固,弥河水在九山发挥了更加积极地作用,为九山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在,九山苹果、板栗、桃等果品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九山成为了远近闻名、花果飘香的果品之乡。

同时,淌水崖水库还因其主体工程坝体小、用料少,结构精巧、气势雄伟,设计独一无二,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到这里观光旅游,成为当地一处独特的旅游景点。目前,逐步形成了集吃、住、游、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区,对于扩大知名度,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1973年开始——1978年完成。结构精巧, 堪称砌石坝成功之作。布局美观、景像壮丽、气势宏伟,中外游客无不拍手称奇。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历史的传承是淌水崖水库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产生的文化基因。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淌水崖水库精神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蕴含着同心同德协作精神、艰苦奋斗创业精神、自强不息拼搏精神、开拓创新进取精神。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弘扬淌水崖水库精神是汇集社会力量、凝聚发展共识的精神力量是适应多元化发展,倡导文明风尚的正确导向。

临朐县政府旧址纪念馆

临朐县政府旧址纪念馆位于临朐县九山镇响水崖村,是在1943年成立的临朐县政府旧址的基础上恢复建立的,该纪念馆由中共临朐县委、临朐县政府主持,九山镇党委、政府承建,总投资160余万元,2017年动工,2018年5月建成,计划2018年9月1号正式对外开放。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1943年7月,中共临朐县工作 委员会在响水崖村成立,高奋任书记。9月,临朐县政府、临朐县大队在响水崖村建立,高奋任县长、大队长,随后组建临朐县武装工作队、临朐县公安局。12月成立中共临朐县委,县工委撤销。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解放区人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减租减息、对敌斗争、政权建设,为根据地发展和临朐全境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8月,中共临朐县委、县政府机关由九山迁至冶源宋庄。

临朐淌水崖水库,山水风景与沂蒙精神并存

临朐县政府旧址纪念馆共分旧址和革命历史展览区两大功能区,展区内容包括临朐县政府成立前的斗争形势、无人区惨状、沂山支队与根据地建设、临朐县委县政府机构设置、解放区建设与武装斗争5大板块,以图文、视频、实物陈列多种形式,综合反映和再现当年旧址历史场景。保存红色记忆,传承革命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