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內部會議上,一位領導發話:調控房價,就是調控鏈家!

最近關於鏈家要從鏈家“跑路”到貝殼找房的新聞曾出不窮,作為行業老大哥,鏈家到底發生了什麼,竟然需要“跑路”?

一家自稱是平臺的企業,既做線上,又做線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在商業倫理上和操作邏輯上是不能被接受的。投資了鏈家的孫宏斌,在一次發佈會上說,大家都知道,左老闆身體不好,這兩年一直在養身體。事實證明,養病的左老闆可能是近年來殺伐最為決斷、也最有狼性的富豪。

一個內部會議上,一位領導發話:調控房價,就是調控鏈家!

如果說中國地產業誰最有資源和野心成為壟斷者,成為影響中國房價的男人,那個人可能不是楊國強,也不是鬱亮,而是左老闆。左老闆提出,未來一年貝殼找房將擴展12萬家門店,擁有100萬經紀人數,是目前鏈家經紀人數量的五倍。你包叔的好友獸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皺了皺眉,說:貝殼不已經有房了嗎,還找啥房?

貝殼吸納了鏈家網的核心人員,鏈家眾多高管也被調整至貝殼找房。鏈家CEO彭永東同時擔任貝殼找房CEO。鋪天蓋地的宣傳中,眾多富豪投資的鏈家網在被慢慢弱化、甚至掏空。

官方介紹裡,貝殼找房是鏈家網的升級版本。但貝殼找房和鏈家並沒有股權上的關係。貝殼找房的母公司天津小屋科技,是左老闆個人佔股94%的公司。鏈家網是鏈家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最核心資產是花了大手筆做的“樓盤字典”,這被認為是鏈家競爭力的基石:鏈家的“樓盤字典”目前已累計投入4.5億元,囊括了全國36個城市的7500萬套真實房源,擁有1200TB數據量。

鏈家沒有什麼資產,除了20萬經紀人,和這1200T的種子。不對,是數據。不過在鏈家的兩輪融資中,經紀人這樣的重資產不是投資者看重的。鏈家的股東、中介出身的孫宏斌,是中介業信息化的教父。早在順馳還是天津一家房產中介時,孫宏斌就辦了中國第一個基於互聯網的房產服務網。在他的親自關懷下,順馳還開發了一個軟件用於各個門店的信息共享,他知道鏈家這些信息的重要性。

2015年,左老闆和萬科在一家星巴克裡一拍即合,成立萬鏈裝修公司。萬科用其精裝業務做背書,鏈家提供其龐大的客群數據,中國互聯網家裝巨頭由此起航。中國的家裝行業是一個3萬億的龐大市場。全中國差不多有15萬家大大小小的家裝公司在分食。但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家公司的市場份額能夠佔到1%。

2017年,成立兩年的萬鏈裝修了4000套房子,做到了市場佔有率第一。

兩年後,一家名為“全裝美家裝飾”的裝修公司悄悄成立。法人和大股東是權明,持股51%,左老闆持股49%。全裝美家裝飾的產品,叫做南魚。權明是左老闆的秘書,一人之下的肱骨大臣。左老闆的南魚,也是一家和鏈家一般狼性十足的公司。他們開出遠高於同行業工資的大價錢,直接從萬鏈挖人。組長每月底薪過萬,提成比例3%。在萬鏈,組長底薪為3000元,提成0.81%。從萬鏈過去南魚的組長,還有額外的2萬元獎勵。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後,萬鏈終於快被掏空了。

一個內部會議上,一位領導發話:調控房價,就是調控鏈家!

年在清華大學舉行的一個房產論壇上,清華大學一位教授對鏈家網CEO彭永東說:你們的模式就是兩頭騙。騙完房東騙購房者。這是鏈家模式的悖論。從本質來講,這家公司的模式是雙邊代理,利潤來源是通過撮合交易獲取中介費。雙邊代理也意味著他們不代表任何一方,不為任何一方創造價值。如今,這種模式似乎要被政府革命了。

“貝殼”這個品牌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鏈家的體系內。2017年3月,鏈家收購了一家金融外包服務商,將金融業務獨立出來,成立了“貝殼金控”,提供贖樓貸、抵押貸、裝修貸和租金貸這四類產品。

一個內部會議上,一位領導發話:調控房價,就是調控鏈家!

這讓領導們充分認識到了房產中介的巨大作用。一個內部會議上,一位領導發話:調控房價,就是調控鏈家。槍打出頭鳥。巨大的政策風險,正籠罩在市場最大寡頭鏈家上空。這些年來中介行業最大的一則醜聞,也來自鏈家。2016年,為了賣自家的金融產品,鏈家將尚未過戶房屋用於抵押,因此引來政府對首付貸的全行業絞殺,也斷了自己最重要的盈利來源。

項羽當年就曾認為自己很特別。力拔山兮,用兵如神,勤政理事。可最後他還是輸給了一輩子跪在自己面前的劉邦。

周鴻禕說,陽春白雪是打不了勝仗。這個國家,往往笑到最後的,還是流氓,或者歲數大點的,老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