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陪伴

兒子的時間很少

從來沒有陪孩子過

一個完整的週末和節日

總是說下個節日一定陪他過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這個“騙子爸爸”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今 日 警 星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吳 利

石炭井公安分局禁毒大隊長

翻看他的功勞簿

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2016年被市委、政府授予先進個人

多次被市、區禁毒委授予禁毒先進個人

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

人物特點

對工作認真負責,踏實能幹

刻苦鑽研、無私奉獻

■人生準則

只有拼出來的成功

沒有想出來的收穫

只有幹出來的業績

請相信,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

■大眾點評

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是全市緝毒民警的榜樣。

——市局副局長 張懷新

沉著冷靜,業務過硬,詮釋了人民警察的忠誠本色。

——市局禁毒支隊支隊長 丁惠軍

13年,4次跨界立戰功…… 咬定青山不放鬆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工作的喜悅,並非那種單純甜膩淺薄的喜悅

而是苦盡甘來的綿綿不絕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時間的回撥到2005年,22歲的他從寧夏警察學校畢業,分配至石嘴山市防暴巡警支隊工作,對於在警校就擔任新生訓練教官的吳利來說,這是一個“專業對口、發揮所能”的良好安排。

十幾年前,刑事偵查技術還在起步階段,刑偵技術員非常奇缺,時任市局刑偵支隊技術大隊大隊長的譚斌覺得吳利腦子靈活,幹工作細緻認真,非常適合幹技術員,多次找到吳利,想“挖”他到刑偵支隊。

2007年7月,懷揣著“幹警察就要幹刑警”想法的吳利來到了刑偵支隊擔任技術員。當時,時任防暴巡警支隊副支隊長的胡國靖攔著他不讓走,說“刑偵技術員太枯燥乏味了,不好乾,你還是安心在這當教官吧……”

吳利還是去了,不但去了,還積極響應市公安局號召,來到基層——大武口分局刑偵大隊當了一名技術員。

2009年1月,大武口某小區外的巷道中發現一名30多歲的男性死亡,現場沒有任何能夠證明受害人身份的證件和線索,案件偵辦陷入僵局。

吳利現場勘查時發現,受害人腳上所穿的鞋子前腳掌的花紋磨損嚴重,但後腳掌的花紋卻幾乎完好,這一發現引起了吳利的注意,究竟什麼職業能造成這種情況呢?

經過抽絲剝繭、走訪調查、縝密分析,他得出了受害人應該是一名出租車司機的推論,很快就找到了受害人的車並落實了受害人的身份信息,案件成功告破。

2010年春節期間,大武口區多個小區發生了入室盜竊,由於案發現場破壞嚴重,一直未能獲得有價值的線索。

2010年3月,吳利在勘查一起入室盜竊的案發現場時,發現受害人的家被犯罪嫌疑人翻的一片狼藉,床上堆滿了各種雜物,其中的一本相冊引起了吳利的注意——“本來在櫃子或者桌子上的東西為什麼會跑到床上,應該是犯罪嫌疑人接觸過”。

吳利將自己的想法跟受害人溝通後,從相冊上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指紋,成功串並破獲了30餘起入室盜竊案件。

“吳利這個人非常踏實,工作認真負責,腦子活,有思路,工作交給他我放心。”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支隊長,曾任大武口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的劉晴對吳利大加讚賞。

2011年6月,吳利被調整到市公安局技術偵察支隊工作,先後榮立3次個人三等功,破獲了廟臺鄉省嵬城文物盜竊案等重特大案件。

2015年9月,吳利被任命為石炭井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大隊長。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吳利這個同志非常愛學習,善於思考,品格端正,對自己要求嚴格,同事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丁惠軍評價道。

690多個日夜、幾千萬條數據…… 風雨過後見彩虹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提升心性,豐富心靈,就必須努力工作

只有這樣,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2016年3月10日,33歲的吳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被抽調到部督特大販毒“2.06”目標案件專案組工作。自此,他放棄了所有節假日休息。

作為案件主辦偵查員,他充分發揮有工作經驗的優勢,將偵研協同貫穿到自己的偵查過程中,獲取了大量證據資料,並對四川上線的情報信息日夜加班分析研判。

2016年11月21日,案件成功告破,抓獲上下線主要犯罪嫌疑人12人,打掉一處製毒工廠,查獲氯胺酮10餘公斤,“開心水”100瓶,繳獲毒資29萬餘元,繳獲冰毒140餘克,麻古101粒,氯胺酮4公斤,以及一批製毒工具和原料。該案是寧夏曆史上單次繳獲毒品氯胺酮最多的案件,也是首次在外省區查獲製毒工廠的案件,更是公安部倡導的全鏈條完整打擊的經典案例。

這時,一個新的難題擺在了吳利面前,檢察院要求公安機關將偵辦案件9個月以來所有涉案嫌疑人的相關信息進行證據轉換移送,要在幾千萬條數據中篩選出重點信息,這項工作不僅龐雜而繁複,在石嘴山市公安機關也沒有先例。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吳利主動請纓,他請教了公安廳技偵總隊的專家,帶著抽調的4名工作人員“摸著石頭過河”,歷經了半年多時間,終於將篩選出的相關信息證據移交檢察院。這些證據形成證據鏈條,在大多數犯罪嫌疑人拒不認罪的情況下,法院採信偵查機關意見,對8名犯罪嫌疑人處以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刑罰。

市中級法院陳浩鋒庭長曾感慨地說,“這是我經手的案件中證據最紮實的,從偵查到證據蒐集都做的非常全面,可以看出辦案民警下了很大的功夫……”

長期的熬夜,剛過而立之年的他就患上了原發性高血壓,每天要服三種降壓藥控制血壓。2017年12月底,幾次暈倒在工作崗位上的他在“2.06”專案進入審判環節後,才在家人和戰友的勸說下住了院。

“‘2.06’專案成功告破,吳利功不可沒,他充分發揮了自身工作經歷優勢,加班加點,毫無怨言。沒日沒夜地搞案子,頭髮也成了“地中海”……”提起自己的“愛將”,市局主管禁毒工作的副局長張懷新十分心疼。

2個數字,400袋毒品…… 苦盡甘來又一春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夢想的實現

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

2017年8月,吳利在偵辦的一起涉毒案件中,發現銀川市吸毒人員大頭(化名)向我市吸毒人員張某販賣新型毒品開心水的線索,可經過2個月的經營,一直未發現大頭有販毒嫌疑,大頭是一名個體老闆,名下有一家快遞公司和一家鮮花店,每日表面上忙著做生意,且居住於銀川某高檔小區,似乎沒有販毒跡象,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吳利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對案件開展逆向偵查,對嫌疑人的社會關係進行再次梳理,發現了一部歸屬地為陝西西安的號碼,吳利立即對該號碼開展工作,發現此號碼與一個四川歸屬的號碼聯繫頻繁。

11月的一天,大頭與四川的號碼發了一條信息,信息並未提及購買毒品的事宜,只是相互發了兩個數字“14”和“16”,吳利敏感地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嫌疑人是在談毒品交易價格,但專案組領導和成員都不太相信,認為一般的毒品交易都要有定金、克數等信息,僅憑兩個數字不能認定為是在進行毒品交易,不禁對吳利的觀點提出質疑。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吳利堅持自己的觀點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終,專案組領導肯定了吳利的分析結果,安排偵查人員前往四川對上家開展工作,發現四川上家外號“炮哥”的毒品是從一個廣東東莞姓陳的男子處購買的,專案組先後輾轉陝西、四川、廣東、寧夏四省行程3000餘公里,成功破獲公安部部督“11.01”目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9人,繳獲毒品開心粉400袋,重1100克,毒資6萬餘元。

案件偵破後,據犯罪嫌疑人交代,“14”和“16”代表的是14萬元和16萬元,是大頭和上家在對毒品價格進行講價,嫌疑人的交代完全印證了吳利的推斷。

3年來,6歲的兒子沒在自己家 住過…… 只留清氣滿乾坤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想要成就事業

需要一種‘忘我’的狀態和境界

有人說選擇了禁毒事業,就意味著選擇單調艱苦的工作條件;有人說選擇了禁毒事業,就意味著選擇隨時身處危險的工作環境;還有人說選擇了禁毒事業,就意味著要有“舍小家顧大家”的家國情懷。

“幹禁毒工作3年多,我沒接過孩子,管過孩子,孩子都是丈母孃接送,妻子也一直在丈母孃家吃住……”提起自己的家人,吳利愧疚不已。

吳利的愛人高蘭也是一名警察,在大武口分局刑偵大隊擔任法醫,工作也非常繁忙。“她有時半夜接到電話出案發現場,天亮了還沒回來,我也沒有問過她,真的對她不夠關心……”

“兒子就陪伴的更少了,從來沒有陪孩子過過一個完整的週末和節日,總是說下個節日一定陪他過,兒子都說我是個‘騙子爸爸’……”

“兒子今年6歲了,從來沒有在我們自己的家住過,一直在丈母孃家……”

“兒子上大班了,我從來沒有參加過孩子的家長會和親子活動,上一次高蘭出差了,我去參加了一次,孩子高興地跟什麼似的,拉著我給班上的小朋友介紹,逢人就說‘這是我爸爸,今天我爸爸來開會了’……”

……

兒子說他:是個騙子爸爸

吳利彷彿給自己開了一場“批鬥會”,說著說著,他的眼圈也開始泛紅。

“兒子該上小學了,我想把兒子接回來。”可誰來接送兒子,吳利又犯了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