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考填志願錄取七大騙局

警惕高考填志願錄取七大騙局

高價填報志願不可信

一些營利性機構或個人打著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或者高校招生部門的名義,開展志願填報諮詢、輔導活動,聲稱掌握內部數據,號稱“保證錄取”,並藉機收取高額諮詢費或輔導費。

【特別提醒】省招辦號召各地招考機構組織有經驗的老師為考生提供免費的志願填報指導服務,嚴禁全省各級招考機構工作人員參與有償填報志願或者諮詢輔導,一經查實,嚴懲不貸。而且,考生志願信息屬於保密信息,在考生志願數據庫的保管上,採取了分段設置密碼、多人分別保管的方式,只有包括教育紀檢監察人員在內的3人同時在場、分別輸入密碼後,才能打開志願數據庫,下載志願數據,供招生錄取工作使用。因此,絕無任何可能造成志願數據流出,也請勿相信此類騙局,以免造成經濟損失,甚至影響錄取結果,喪失錄取機會。

各類照顧加分有政策

一些騙子盯上了分數這一“命根兒”,聲稱能夠辦理藝術、體育等各類特長加分,藉此敲詐錢財。

【特別提醒】我省各類照顧加分都有相應的政策規定,在青海教育考試網上可以查詢相關政策。而且,除少數民族加分按考生身份證上的民族成分採集並直接使用以外,其他照顧加分必須經過學校、考區招辦和省招辦的公示後才能生效,未經公示的加分項目一律不得記入投檔成績。

“自主招生”不等於“自由招生”

一些騙子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長不懂政策的缺陷,謊稱自主招生不需要分數,交錢就能錄取。

【特別提醒】自主招生不等於自由招生,有自主招生權限的高校都會在學校的官方網站上發佈自主招生簡章,並依據確定的規則實施招生。而且,自主招生也要經過統一高考,達到規定的分數線才能錄取。

不存在“內部指標”

不法分子打著軍隊院校、藝術院校等特殊類型招生的旗號,聲稱可以弄到“內部指標”,交錢就能上學,結果往往是捲款而逃。

【特別提醒】招生錄取工作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所有的分省招生計劃全部公開透明,未經公開的招生計劃不允許安排招生。同時,我省嚴格落實“陽光招生”工作要求,分數夠了誰都不用找,分數不夠找誰都沒用,沒有任何機構和個人可以突破政策操縱錄取結果。

注意辨別錄取通知書真偽

不法分子通過郵局向考生郵寄偽造的錄取通知書,並要求考生提前將學費等費用打入其銀行賬號。

【特別提醒】錄取期間,考生的錄取信息在青海教育考試網上通過志願填報系統能夠實時查詢,考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後,要及時上網查詢通知書與自己的錄取結果是否一致,必要時致電招生院校,不要貿然匯款。

混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

不法分子故意混淆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學歷與非學歷教育之間的區別,向考生髮放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等入學通知書,聲稱交錢就能上大學,甚至上重點大學。

【特別提醒】網絡教育、自學考試雖然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是與普通高等教育仍有區別。考生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一定要登錄青海教育考試網進行錄取信息比對驗證,確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避免上當受騙。

領取“教育補貼”“扶貧補貼”需謹慎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局、扶貧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聯繫考生家長,以領取“教育補貼”“扶貧補貼”需先“激活賬戶”為名,引誘家長轉賬匯款。

【特別提醒】接到此類電話後,應第一時間通過各部門公佈的辦公電話核實情況,同時,謹記領取正規補貼絕對不需要“激活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