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规划四大机制五大保障助力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引子:2018年6月12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先旺赴长江新城起步区调研,并主持召开长江新城建设第1次推进会。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凸显“文化传承”的元素。一方面,考虑长江新城与长江主轴的关系,注重两者之间的整体协调。长江新城位于交通、土地空间、物流等生产生活要素集聚中心;延续武汉山水生态脉络,体现武汉的水网、山系和岛、桥、隧的特色;延续武汉人脉、文脉、商脉,体现人文之城、创新之城、贸易之城的特色。

五大保障

一是体现“新”的概念。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对标雄安新区,把长江新城打造成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大江大湖魅力凸显的生态绿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先应用的现代智城、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一流的国际友城、百姓富裕安居乐业的创富民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新城。

二是凸显“江”的元素。长江新城选址紧邻长江,南部有长江武汉段最大的江心岛天兴洲。区域内分布有朱家河、府河、滠水河、倒水河和武湖、草湖、柴泊湖、朱家湖等众多河流湖泊,水资源丰富。将重点规划打造沿江发展轴线,拟在天兴洲、河流入江口等重要地区打造滨江标志性景观。

三大规划四大机制五大保障助力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三是把握“脉”的延续。长江新城选址于武汉市东北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有机联接主城、联贯长江主轴,滨湖拥河、山水形胜,面江背山、坐北朝南,符合中国古代造城“居水之阳,背山向川,坐北面南”的文化传统和城市布局。规划将依托区域良好的生态基底和文化底蕴,描绘蓝绿交融的生态格局,延展交融碰撞的长江文化。

三大规划四大机制五大保障助力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四是注重“步”的协调。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新城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新城开发建设,抓紧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特别是起步区功能策划和城市设计。

五是依靠“法”的保障。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长江新城规划区域管控工作的通告,对建设项目许可等五个方面明确管控措施。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促进和保障城市亮点区块建设的决定》,确保一张蓝图一干到底。

汇智聚力,抓紧规划

一是集思广益形成高水平工作方案。聘请知名专家成立规划专家委员会,发挥战略咨询和规划指导作用。规划工作按照“开门规划、扩大影响、规范高效、精选机构”的工作原则,采取“国际化+本土化”工作模式,既突出武汉特色,又强化国际视野。

三是审定长江新城规划体系构架。按500平方公里和50平方公里两个范围层次,分别编制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确定长江新城规划体系构架。

三大规划四大机制五大保障助力武汉长江新城建设

创新机制,奋力推进

一是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机构。成立市亮点区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亮点区块规划建设的推进与决策工作。

二是建立高效精简的管理体制。2017年9月,根据省编委批复,长江新城工作委员会和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按照“小政府、少机构”的要求,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高规格配置,下设综合局、发展局,承担日常具体工作。

三是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创建经社分开、统分结合的新模式,充分将全市各职能部门的力量调动起来,在管委会的统一协调下,全力服务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在利益共享方面,创新建立“区域股份合作机制”模式,合理形成区域利益分配机制。

四是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在招商引资领导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统筹机制、考核管理机制、招商保障机制等方面重点谋划,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板。2017年,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前来考察,先后与香港招商局、中建三局、融创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