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償家教」爲什麼要「躲貓貓」一樣的「補」

公平而論,一個班四五十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肯定有差距,一些學生還有偏科現象,家長要求也有高低,這就造成學生方有個補課的需求。對學校、老師而言,因為有競爭、評比,也希望學生通過課外補習提高成績;對一些家長而言,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課外補習,補足“短板”,全面發展。在這些前提條件下,教師利用工作之餘犧牲自己的業餘時間幫學生補課收取一定的酬勞無可厚非,但應該在家長、學生自願補課的基礎上。所以筆者認為對“有償家教”不能“一棍子”打死。同時,社會對“有償家教”確實也有點看法,主要是因為管理不規範,還因為以下一些原因:

“有償家教”為什麼要“躲貓貓”一樣的“補”

影響學生綜合發展

有些老師組織了家教,作為學生不得不參加,而這些家教主要是數學、英語等主科教育,把課餘時間全部花在了主科上,那其他科目就沒時間學習了,一些個人愛好,比如音樂、美術、體育運動就更沒時間了,這不利於學生的綜合發展。

補課效果不明顯

教學是有規律的,揠苗助長會適得其反,過重的學習負擔不利於學生的學習,有些名為補課實為授新課的做法,往往讓學生變成了“夾生飯”,甚至有些老師白天就在課堂上“磨洋工”再把學生帶到課外去“補”。

“有償家教”為什麼要“躲貓貓”一樣的“補”

強制補課

有的老師上課時不好好教,把一些主要的內容放在補課時教授,利用手中僅有的權力逼迫學生補課。不參加自己老師的補習班就跟不上教學進度,沒辦法系統地學習教學內容,成績就會比別的同學差,甚至還可能被自己的老師“穿小鞋”。

教育負擔重

國家在義務教育實行“三免一補”,有些地方高中階段也取消了收費,這都是為家長的教育支出“減負”,而“有償家教”必然增加家長的教育支出、增加家長的教育負擔。同時有些“有償家教”收費費用高昂,不補又不行。甚至有家長感慨:“自己的工資撐不起孩子的暑假,新衣服都不敢買了。”

“有償家教”為什麼要“躲貓貓”一樣的“補”

搶了社會培訓機構的“飯碗”

現在很多私人開設的校外培訓班,他們為了招收更多學生,對在編教師舉辦的培訓班就會採取打壓措施,有的還惡意製造謠言攻擊在編教師。有的培訓機構還和教育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合作,一發現有“有償補課”在編教師,懲罰措施較嚴格,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社會輿論。

不管怎麼樣,“有償家教”有利有弊,值得討論的方面還很多,既然已經“禁止”,那作為在職在編教師就應該遵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