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降魔先降心,馭橫先馭氣;領悟其中道理,前途無量

明朝洪應明著有一書為《菜根譚》,《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身立學、為人處世的語錄集,為中國古典文學薈萃。對於人的修身養性、立德立學,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

菜根譚:降魔先降心,馭橫先馭氣;領悟其中道理,前途無量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

則群魔退聽;

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

則外橫不侵。

這是《菜根譚》的第三十八句,其意為:要想降服惡魔,必須首先降服自己內心的邪念,只有把自己內心的邪念去除了,那麼所有的惡魔自然會消除;

要想控制住悖禮違紀的事情,必須首先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緒,只有把自己的浮躁情緒控制住了,那些外來的悖亂事情就自然不會入侵。

倘若一個房子變得昏暗,那是因為光明不足;而一個人的內心產生邪念,那是因為正念不足;正念來自內心,源於定力。

定力源於佛家,既消除煩惱妄想的禪定;有定力的人,正念堅固,如雲如水,不隨波逐流,淡定從容;有定力的人,心靜如水,不為浮名利益所誘惑,不被假象所矇蔽雙眼。

一個人如果心中充滿定力,堅持正能量,就猶如穿著堅固的盔甲,任長矛、鐵劍都刺不穿,受不到傷害。

古人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有定力然後才能靜下心來,進行周詳思考,作出穩妥的應對。

人人都懂大道理,卻難以控制小情緒;不成功,不是因為懂得少,想不到,往往是因為缺乏控制力。內心堅定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菜根譚:降魔先降心,馭橫先馭氣;領悟其中道理,前途無量

定力深厚之人,如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定力尚淺之人,如同西楚霸王,烏江自刎。

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做官時,由於官場黑暗、世道不平,導致他內心積鬱成結,怒火攻心,為了排解煩惱,修身養性,蘇東坡每天練習靜坐,修煉定力,百日後,覺得功力大增,寫下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蘇東坡把此詩讓下人送到江對面的禪師好友佛印和尚那兒,禪師卻回了他倆字:放屁,氣的蘇東坡立刻跑來江對面找禪師理論,卻只見禪師的門上貼著張字條: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蘇東坡豁然頓悟,感到羞愧難當,知道自己的修行不到家,接著回去修煉了。

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明白,定力難修,且欲速不達;定力先需定心,須心平氣和,不急不躁,並且抱有一顆平常心;只要人充滿定力,正念便能長存心中。

菜根譚:降魔先降心,馭橫先馭氣;領悟其中道理,前途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