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在股票交易中同樣有決定投資命運的內在因素。在心理學上講,性格的改變雖然很難,但還是可以通過後天影響慢慢改變的,而氣質往往是不能改變的。這也正應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貴”這一說法。回到交易中來,我們不一定要有貴族氣質,我們是要先富起來。所以我們要重塑交易性格,從而實現交易命運的轉變!把賺錢變成我們每位投資者的精神特性!

來看一個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做過的有趣試驗:

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 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 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

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思維中,就從來不會認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 它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 它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它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它們是勝利者。對這個試驗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說蜜蜂是烈士,而蒼蠅則苟且偷生。有人說蒼蠅非常聰明,而蜜蜂有些愚蠢; 有人乾脆把目前社會上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蒼蠅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棄原先的對於這兩種昆蟲的道德附加和好惡感,你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看看自己在投資中,你到底是“蜜蜂”還是“蒼蠅”? 你想做“蜜蜂”還是“蒼蠅”?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交易實際是個很簡單的事, 是我們自己把它弄複雜了!包括那些 對大勢誇誇其談,無所不知的“天才們” ,包括那些 對做莊內幕瞭如指掌,操盤細節完全掌控的“神秘人”,他們寧願編些故事,胡猜亂蒙,也不肯真正面對市場,來調整自己的行動,就算大機構老總若有這個毛病一樣會死得難看,因為每當你自以為是的時候,市場就會很快讓你明白:誰才是老大!

尊重市場、擺正位置、控制風險、順勢而為。說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水平的確不好,看不懂,不做也罷,不要勉強自己,我們是人,不是神!

一個交易高手一定會同時具備兩種能力:

一是善於把握時機,瞄對目標

二是有堅強良好的自律能力。

把握時機的重要性在於它決定你是否能夠在市場中賺到錢!但可惜你不能每次都把握對,有時是你在錯誤的價位上進行了交易,有時是市場突然的變化超過你的想象,有時是打矇頭後乾脆進行自殺式衝鋒,這時,唯有自律可以讓你擺脫危險之地。

記得有一位交易大師說過:

可憐的輸家呀, 首先是時機掌握不對,被套進了麻煩的交易中, 而後又在缺乏自律情況下,陷入到萬劫不復的深淵!

做錯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節制和自欺欺人。做交易, 你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這一切,很簡單,但需要把她變為你的習慣。 尊重市場,遵守規則 無它!僅此而已!


股票的生命之操盤線

深度解剖趨勢交易

第一張圖:趨勢跟蹤體系圖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道:從市場、技術、人三個角度來理解整個交易。

術:由拐點->波段->趨勢->倉位,最終整合到一張圖,形成趨勢跟蹤的技術體系。

法:從怎樣進場?何時操作?怎樣操作?操作對象?四個方面制定了紀律,保證交易的執行。

器:由均線、ATR、MACD、BOLL等指標來輔助趨勢跟蹤的操作。

第二張圖:交易流程圖

有了成熟的趨勢跟蹤系統,我們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來進行交易:

制定交易計劃->等待拐點形成->執行交易計劃->

整個流程也就三個步驟:訂計劃->等待->執行。

其中正如課前所分析的,每次訂計劃和執行的時間也就1分鐘左右,所以交易的大部分時間就兩個字:等待;所以交易者最重要的品質就是:耐心;所以交易是一件很輕鬆,但又很無聊的事.

上面說的趨勢跟蹤的三步走流程,可以畫成一張圖,就是趨勢跟蹤交易流程圖。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均線買入定式】

均線是最常用、最經典的技術指標之一。不少的技術指標都是由均線系統衍生而來。均線在短線交易中的運用,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10日線交易系統

10日均線是一條短期的均線,代表了近10日內交易者的交易成本。如果股價處於10日均線上方,交易者皆獲利,就會出現惜售的心理,從而使得股價維持強勢;反之,如果股價處於10日均線的下方,短期被套的交易者會對股價造成賣出壓力,因此股價會弱勢運行。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探討的不僅僅是一個買入定式,也是一個“有買也有賣”的交易系統,可以成為獨立的依據,也可以輔助其他買入技法進行操作。

在短線高手手中,一根10日均線就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短線交易系統。

買入參考:10日均線上買入持股,10日均線下賣出持幣。

在股價的上漲過程中,穩健的交易者在股價跌破10日均線時就應該賣出,以免出現風險,可在後續行情中另找良機。積極的交易者則不必全部賣出,為了防止高位築頂可適當進行減倉。然後關注接下來的走勢,如果呈現頂部形態,則繼續賣出。假如跌破10日均線後只是短期調整,股價重新盤穩後會再次回到升勢,此時會再次收復10日均線,可繼續參考10日均線的買賣原則:股價上升趨勢完好,則繼續買入,反之則謹慎對待,擇機高拋。

如圖3-9所示,榮豐控股(000668)前期股價一直運行在10日均線下方,股價從14.5元左右一路下跌,最低跌至11.44元,之後股價橫盤企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宜過早買入,雖然這裡可能是底部,但後市方向尚不明確。等股價站上10日均線,多頭力量開始強勁,這時就可以分批買入,如果不破10日均線,交易者可耐心持有。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圖3-9

10日均線作為短線操作的參考線,實現了化繁為簡、輕鬆獲利的目的。縱觀A股市場,大部分股票在強勢拉昇的時候,一般都不會跌破10日均線,特別是在連續拉昇上漲之後,更應該重視這條均線的價值。如果10日均線跌破就應當減倉或者賣出。

2、並非突破10日均線都是很好的買入時機。

10日均線代表著短期的趨勢,當短期趨勢還在下行時,10日均線對股價有壓制和向下牽引的作用,因此,當10日均線還是下行趨勢時,股價突破10日均線並不是非常好的買點,因為,此時很可能僅僅是個小反彈,股價或許還會在10日均線的牽引下再次下探。比較可靠的買入點應該是在10日均線往上翹時,才是真正的突破,這時候買進就十分可靠。

圖3-10是當代東方(000673)的日K線走勢圖,當10日均線向上翹時,股價又突破10日均線,且站上10日均線時是很好的買點,此時,短線交易者就應該積極跟進,獲取利潤。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圖3-10

圖3-11是智度投資(000676)的日K線走勢圖,如果在A點買入,雖然股價站上10日均線,但卻是一個失敗的買入點,需要止損,為什麼這個買點會失敗呢?最大的原因是突破10日均線的時候,該均線還呈下跌趨勢,下跌趨勢的10日均線,說明短線還是空頭市場。下降的10日均線對股價有向下的牽引作用。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圖3-11

3、回踩10日均線,且10日均線保持上升趨勢,是良好買點。

突破10日均線後買入股票並不代表股價就會直線上衝,也常有回調,待股價回到10日均線後企穩,再啟動可能會加速上升。這也是交易者買入的機會。回踩10日均線買入的條件是股價漲幅不大,且10日均線還保持上升趨勢。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圖3-12

如圖3-12所示,太龍藥業(600222)在突破10日均線後回調,仔細的交易者可以看到回調時的成交量是萎縮的,說明此時市場拋盤惜售,有假跌誘空的嫌疑,此後股價攀升,此時我們可密切關注10日均線的支撐,如股價能夠獲得有效支撐,成交量同步放大,量價配合良好,將是短線買入的較好時機。

如圖3-13所示,烽火電子(000561)的股價在底部啟動後,就開始依附5日均線上漲,成交量也隨之溫和放大,這預示著股價已經進入了上漲趨勢,從圖上的箭頭位置可以看到,股價在上漲受到阻力後開始回落。股價回落到10日均線附近時,回落過程是縮量的,受到了均線的支撐。隨後股價便調頭向上繼續往上攻擊。短線交易者就可以趁機買入,以期獲得利潤。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圖3-13

金融大鱷感言:看懂危險遠比看懂機會更重要!

圖3-14

如圖3-14所示,海德股份(000567)的股價在上漲的過程中,股價也依託5日均線上漲,從圖上的箭頭處可以看到,股價連續4天縮量回調,在10日均線附近得到了支撐,之後開始回升,調頭向上站上5日均線,此時短線交易者可進場買入。從圖上可以看到,在上漲的過程中,股價量縮回落到10日均線附近,受到支撐後拉起。這是莊家邊拉邊洗盤的方式,此時交易者須注意,等股價調頭向上時,那就是買點。


投資上有兩種悲哀

第一,總是試圖用一種投資方法去解決所有問題、解釋所有現象,唯我獨尊容不得其它人和方法;

第二,總試圖找到一個完美的投資方法,意識不到得失的必然,於是左顧右盼患得患失。第一種人成為了偏執狂稍不如意就批判市場以真理自居,第二種人變成牆頭草永遠都不能堅定一次。

成功的投資人通常具有良好的戰略視野,他們更願意思考那些對長期未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問題。而普通人正好相反,某天的一個大漲馬上就可以讓他們激動萬分而無視了整體結果上的失敗。當一個人考慮的是10年週期的問題,他就會擁有未來。若只習慣考慮明天的問題,他註定只能收穫昨天的延續。在股市上賺來的錢,要麼是靠智力要麼是靠毅力,想賺大錢基本上要兼顧智力和毅力;在股市上虧掉的錢,要麼是因為小聰明要麼是因為小性子,兼顧小聰明和小性子可以成功虧掉最多的錢。

從基本功到方法論再到品性和思維方式,是從“術”到“道”的過程。但不幸的是,很多人盲目崇拜“道”而輕視“術”,卻不知真正的道是來自術的積累和從量變到質變的自然過程。沒有厚實的基本功和系統的方法論而誇誇其談所謂的“哲學、藝術、品格”,靠漂亮話和唱高調博眼球,實乃不學無術和投機取巧。經驗並不必然轉化為理論,零散的知識點並不必然上升為系統整合。但缺乏起碼的根基和知識積澱,所謂的“投資哲學”只能是個笑話。“大道至簡”和“大道相通”具有邏輯上的合理性,因為高度抽象後的大道理就那麼幾條,“術”的差別卻很大因為非常細緻。所以真正困擾人的,是從術到道的組合提煉過程。

投資最常見的悲哀有三種:高位接炸藥包,草率扔掉大牛股,地上白給的寶石不知道撿。三種悲哀的共同點都是一樣的:不明白投資獲利的基本規律,不知道如何分析企業價值,不理解市場定價的基本原理。只要這三大認知還存在重大的空白點,那麼這種悲哀的繼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從策略上而言,對於劇烈的偏離完全視而不見可能不是一個很聰明的選擇,特別是當這種情況出現在倉位非常集中的情況時更是如此。當然這可能容易錯過幾十倍的神話,但也能避免孤注一擲的風險。這取捨之間的度,與投資的基本預期、風險與利潤的選擇,機會成本等都有關。

由於股票的市場定價是市場群體性預期與情緒綜合決定的,所以即便是在個股研究上非常出色的投資人,也總是面臨超預期波動的衝擊。對此投資所能做的選擇,可能要麼利用(資金和體系優勢),要麼認錯(發現自己對企業的判斷出現重大失誤),要麼忍受(失去了利用的能力但不覺得自己犯錯),別無它法。

市場往往喜歡挑選一些特別勇敢而又幸運的人,對他們非常配合自己的舞蹈頒發閃亮的獎章。這些人佩戴著獎章接受眾人的膜拜和喝彩,得意洋洋而信心百倍。然而如果我們看看歷史上這些勇士勳章獲得者的下場,卻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最終被市場扔進了垃圾箱。勇敢+幸運+追捧,這是市場的詛咒而非祝福。

股票有雙擊和雙殺,投資人自身一樣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靠著某個或者某年的經典戰績,業績飛昇而人氣暴漲,這其實就是一個雙擊的過程。本身這無疑是件幸運的好事,但如果由此被讚譽綁架最終只會自己把自己騙了,那時慘烈的雙殺幾乎不可避免。投資的劇情裡新鮮的橋段不多,主角換得勤而已。商業世界的一個鐵律就是:凡超額收益,必具有高深壁壘。這一顛簸不破的真理,不會因為我們是做股票投資的、也不會因為我們選擇的投資風格不同而改變。

成功的投資必然是困難的,長期要想獲得超額收益更是難上加難,它會對所有的風格都一視同仁。只不過,不同的投資風格和策略難在不同的地方而已。我有時候想,最可憐但又無可救藥的人是怎樣的?不學無術?懶惰?愚蠢?其實都不是,而是不識好歹。不夠聰明可以用勤奮彌補,懶惰和不學無術若有貴人相助也可。不識好歹就麻煩了,本來是害你的人當做恩人,明明是幫你卻被當做敵人,這輩子還有好嗎?重點來了,股市裡這樣的人可真心不少。

投資就像是在一片最熟悉的土地上週而復始的耕作,旅行卻是到處尋找不同的風景和體會不同的生活。用恆定保守原則下投資賺的錢,去不斷實現新奇的旅程,該是多美好的人生?但如果做反了:總是用各種新奇的招數在股市碰運氣找快感,卻最終既沒賺到錢還被綁死在電腦前,那又是多麼可悲?

無知、浮躁和自負,可能是投資中最危險的三個弱點。但比這三個單項更麻煩的是複合型的危險,比如無知+自負就升級為了愚蠢,無知+浮躁就淪為了賭徒,而三者皆中就是典型的“愚蠢的賭徒”。由此可知,持續學習、戒驕戒躁、擁有自知之明並且誠實面對自己,是避免成為愚蠢賭徒的必要前提。

驅動著人們去做加法(效率最優化)甚至乘法(加槓桿的效率最優化)的根本,其實是一顆貪婪而浮躁的心。當然世界上有天才,但賭自己會是天才這種小概率事件卻不明智。然而人們寧願追逐不明覺厲的美夢,也懶得去思考投資最本質的規律和最質樸的方法。

“輸得起”看起來是一種低姿態,實際上卻很不容易做到。真正輸得起的,要麼是足夠年輕要麼是具有足夠雄厚的資源後備。在投資中這往往是個悖論,越輸得起的心態就越好,行為越不容易跑偏;反而越輸不起的就越想賭把大的儘快翻身。無法跳躍這個心理陷阱,就很難真正形成投資意識。

股民很難賺錢的原因是賺錢的機會實在太多,而不是相反。當越是關注別人賺了多少錢時,你的錢就越難賺,你越感覺自己的股票難賺錢,你的操作就真的會越來越不賺錢。就像有一種寵物叫“別人家的寵物”,也總有一種股票叫“別人家的股票”,當你看在了眼裡,也就輸在了心裡。


股票投資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

股票投資是一種工作,是一種賺錢方式,但是由於其特殊性,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

首先,做什麼工作,都是一種服務,所以都要求人。世界上的事,登天最難,比登天更難的事是求人。

股票投資則不需要這樣。在總結自己的投資事業時,股神巴菲特這樣寫道:“就謀生而言,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我乾的這一行我極其喜歡,任何人也不能叫我做我不願乾的事,我也不必與我不喜歡的人共事。”在這裡,股神巴菲特不僅從賺錢方式上來理解股票投資這項工作,而從更高的方面,即生活方式上來理解股票投資了。

其次,做什麼謀生的工作,都必須賺錢,但一般都是以間接的方式賺錢,即按照“資本(勞動)——商品(服務)——賺錢”的程序,達到賺錢的目的。

股票投資則是用直接的方式賺錢,表現為“資本正確的思想——賺錢”。《大投機家》的作者,號稱德國證券之父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對炒股是一種生活方式作了經典的描述。從賺錢方面來看,他說:“金錢使人們享受生活,使他們不僅僅滿足於研究菜單,而是可以品嚐一下佳餚。”從生活方式來看,他又說:“一次投資成功了,我最高興的不是我從中賺到的錢,而是與別人的思想相比,我的思想是正確的。”如果你真的會股票投資的話,世界上的事三百六十行,只有這一行是“皇冠上的明珠”。

再次,從事股票投資除了得到賺錢的快樂外,還可以得到思想的快樂。

索羅斯平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成為一個哲學家,但他在投資領域取得的成就使他的投資哲學思想放射出了燦爛的光芒。他在靠投資活動大賺其錢的同時,勤於投資哲學的思考,寫作了《金融鍊金術》等著作,提出了反身性原理,提出了利用市場的拐點打破原有市場秩序、獲取收益的投資方式。索羅斯的特點告訴我們,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炒股既是一種賺錢行為的實施,同時也是一種對賺錢學問的思考。可見,股票投資是一種能使思想得以昇華的生活方式

最後,由於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行業,自然也可獲得高收益。

很多投資家在賺了大量的金錢後,開始幫助他人,施恩於人,從而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昇華。康奈爾大學的創史人康奈爾先生自幼失學,白手起家積累了大量財富後,倖免逃過了1929年的美國股災,他深感慶幸,捐款建立了世界名校康奈爾大學。索羅斯的投資活動傷害了不少國家的利益,但他的晚年做得最多的事情是惠及他人的慈善活動。股神巴菲特通過投資使自己成為世界第二大富豪,他自己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晚年卻將其財產的85%捐給慈善機構,用於慈善事業。正是因為這些人在股票投資方面的成就,使他們有能力幫助他人,為改變世界出一份力量,從而也使他們的人格和精神得以昇華,使世人敬仰並記住了他們。

人活一生,總是在比這比那,比官位大小,比錢多錢少,比學問高低,但是,人終其一生,最後只有一比,這就是比思想境界。思想境界的高低,是決定人生價值、生活質量、幸福與否最核心的內容。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思想境界,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是一種思想境界,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