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了原因!英國歷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是這樣的!

終於找到了原因!英國曆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是這樣的!

來源|喜馬拉雅FM周濂的精品課《周濂講西方哲學智慧》

私有產權問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早在1215年,英國的貴族們逼迫英國國王約翰簽訂《大憲章》的時候,就包含了保護私有產權的條款,確立了“稅收法定”原則,在此後的歲月裡慢慢形成了“無代表不納稅”的觀念。

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英國曆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歸根結底原因在於此,國王想繞過議會和法律直接徵稅,可是議會不答應。你要注意的是,這不完全是利益之爭,更是價值之爭。



財產權雖然和生命權、自由權一樣都是自然權利,但卻是一種特殊的自然權利。財產權的特殊性在於:它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通過人們碰巧做過的事情或者在他們身上發生過的事情才能得到的,比如製作了笛子,摘下了果實,播種了麥子。總之,如果一個人沒有做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獲得受保護的財產權的。

如果財產權成為人與生俱來的一般權利,就會導向某種平等主義的結論。但是不是共產主義,是不是土地國有制,這需要更進一步的分析。

有一個名叫傑里米·沃爾德倫的學者在《The Right to Private Property》這本書分析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存在著兩種私有產權的論證思路,它們都是以權利為基礎的。一種就是洛克和諾齊克的思路,把財產權當成特殊權利;另一種則是黑格爾的思路,把財產權當成一般權利。

終於找到了原因!英國曆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是這樣的!

黑格爾認為,擁有財產對於個體的倫理發展至關重要。你想,我們為什麼要給貧困家庭提供基本的生活補助?為什麼要儘可能地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什麼要建立希望小學?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一個人如果想要自我發展,就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財產。

正是因為擁有財產對於個體的倫理發展至關重要,所以黑格爾才會說:“每個人都必須擁有財產!”這個判斷就包含了社會再分配的觀念,因為“我們不能一方面論證說擁有財產對於倫理發展是必需的,然後另一方面又對那些無產者的道德和物質困境毫不關心。”

有意思的是,仔細考察洛克的思路,包括蘇格蘭啟蒙運動時期的亞當·斯密等人,就會發現雖然他們主張作為特殊權利的財產權,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承認或者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一般權利的觀念,也就是說,他們承認必須要保障每個人都能維持生計的一般權利。

稅收就是侵犯自我所有權

相比之下,諾齊克在這方面的觀點就顯得非常極端,他會認為任何稅收都是對自我所有權的侵犯,所以諾齊克在政治光譜上屬於自由至上主義者,或者自由意志主義者,而洛克則屬於古典自由主義者。

終於找到了原因!英國曆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是這樣的!

當然,進一步的問題就是,每個人都必須擁有多少財產?私有財產和人的倫理發展之間的關係到底是怎麼樣的?作為一般權利的財產權是不是最終會導致共產主義、按需分配這樣的結論,我認為這中間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就拿“按需分配”來講。

我們都知道,只有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才有可能真正的實現按需分配。如果有人說,我現在就需要有一輛寶馬車,國家肯定不可能滿足他,但是如果有人說,我現在就需要一筆錢供孩子上小學,那麼這種需要就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世界最初是無主而不是共有的,那會出現什麼樣的結論?很顯然,如果世界是無主的,那麼我們就可以簡單地按照“先到先得”的方式來獲得最初的財產權。張三如果跑得快,他先得到了蘋果就應該合法地擁有蘋果,因為那顆蘋果樹是無主的。但恰恰因為洛克強調世界是上帝交給所有人“共有”的,所以先到先得原則就失效了。

終於找到了原因!英國曆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是這樣的!

私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私有財產並不是可以不受法律的約束和調整的,也不是可以不受限制的累積的。古典自由主義者特別是自由至上主義者強調財產權是道德上的絕對之物,所有的自由權最終都可以還原為財產權,這個觀念在哲學上是缺乏充足有力的論證的。但是這絕對不意味著私有財產是可以隨便侵犯的。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我們更需要提醒的是這一點。

尊重歷史

必須承認,鑑定人類的初始產權是如何獲得的,這在某種意義上一個無法完成的工作,比方說,你爸爸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到底是通過何種方式獲得這塊土地的?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違背了正義的原則?

終於找到了原因!英國曆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是這樣的!

因為歷史太過久遠,線索過於雜亂,文獻殘缺不全,邏輯晦暗不明,也許我們永遠都搞不清楚。那麼怎麼辦?是不是應該徹底地抹殺歷史,推倒重來,重新建立起產權的大廈,還是說在尊重的歷史前提下通過一些恰當的手段來調整不公正的後果。

美國學者大衛·施密茨說: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揹負著歷史的包袱,歷史的意義重大。問題不在於無論歷史多麼的操蛋,我們都必須要尊重歷史,問題在於,以某種方式去尊重歷史會使得人們擁有一個相互尊重、相互有益的未來。

終於找到了原因!英國曆史上漫長的議會與王權之爭是這樣的!

關於主播:

周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120堂哲學智慧的探險,幫你恢復好奇心,告訴你人類史上最智慧的腦袋如何思考,如何應對現實困境,助你鍛鍊批判性思維,培養思考的邏輯性,更冷靜有效地解決當下的問題。

人與人的差距往往是思考的深淺造成,周濂,這位自稱“只不過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思想導遊’”,將和你一起用好哲學,跳出來看自己,剝離謎團看世界。

關於喜馬拉雅:

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