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城市、學校、專業這三者如何選擇?推薦8分鐘讀完就懂

共 2544 個字,預計用戶閱讀時長 8 分鐘

高考系列

昨天關於高考志願填報四個誤區上線之後,全網超過百萬閱讀,可見這是一個比較熱點的話題,同時後臺收到大量留言,其中不少是直接告訴孩子分數,然後問填什麼學校,最好直接填好算了。看得出許多家長很焦慮,有一位家長說自己琢磨了好幾天那幾個厚本本,孩子分數考得有點尷尬,不上不下,覺得非常難,因為這個分數段孩子特別多。

在高考的孩子填志願的同時,有一個媒體提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如果再給你一次重新填高考志願的機會,你會怎麼填?”這實際上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此刻填志願的孩子選擇理念。

高考志願:城市、學校、專業這三者如何選擇?推薦8分鐘讀完就懂

​當然這個世界不會有什麼如果,一旦選擇就會定下終身。我相信許多人大學畢業以後,用今天的眼光去看高考志願,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當初沒有把志願填好,沒有和自己的職業生涯匹配。

這就是我們到了大學以後,經常會看到很多高中的學霸,到大學就變成學渣,他們對學習絲毫不感興趣,他們對未來充滿迷茫,自暴自棄,很多人將這個原因歸咎於當初的高考填志願,沒有填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專業、城市。

這又能怪誰呢?要麼怪父母,要麼怪自己。

填志願受到父母的影響

現在很多高中生填志願的時候,確實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去填,甚至有的人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填高考志願,如果父母的思想足夠開放和包容,他們對自己的孩子有非常深刻的瞭解,他們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特長和現有的水準去填報高考志願,同時會和孩子一起商量,最終確定志願,通常情況下,這種填報的結果應該不會太離譜。

但有另外一種父母,在孩子填高考志願的時候,他們全力干涉,儘管理由說的理直氣壯:“這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小,懂什麼!”,在這種父母絕對干涉的情況下,填出來的志願,大多數孩子到了大學,離開了父母的監督,難免出現叛逆,當年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的學霸,到了大學這個自由的世界,就變成學渣了。現在許多留言的家長,僅僅憑著一個分數就可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方向,未免過於草率。

高考志願:城市、學校、專業這三者如何選擇?推薦8分鐘讀完就懂

上次有媒體披露過一個最典型的學渣,渣到掛科太多被學校勸退。而這個孩子以前是個學霸,但在填志願的時候,他說他喜歡計算機,他父母說不行,計算機工作者容易猝死,他說他喜歡金融,他父母說不行,金融沒有想象中那麼賺錢。他父親是工廠工人,母親是公務員,最後讓他選擇了機械專業,為了以後能夠方便進國企。

機械專業要畫各種各樣的圖,完蛋,他最討厭的,再加上父母多年管教太嚴,在大學這個自由的世界,也想自由自由一下,就這樣,對學習置之不理,掛科太多,被迫退學。

這樣的悲劇希望不要出現在今年的志願填報中,那麼也有父母誠懇留言自己是工人或者農民,孩子第一次高考,也是第一次填志願,看著厚厚的學校名錄,簡直看不懂,到底是選專業,還是選學校,那該怎麼辦?

這裡首先建議,孩子的分數如果夠的話儘可能是去開放的地區,無論一本二本都是這個選擇,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是首選,其他東部的省會城市,經濟開放程度高的城市,因為接下來的四年時間,孩子會生活在學校所在城市,一個開放包容大氣的城市會不知不覺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非常重要。如果四年時間去一個閉塞的地方,無形中會給孩子帶來封閉的人生格局。

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儘量要去開放、包容、經濟發達的城市,記住大學所在的城市非常重要。

高考志願:城市、學校、專業這三者如何選擇?推薦8分鐘讀完就懂

接下來在專業和學校的選擇上需要分情況:

以下四種情況應優先選擇專業

1。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可供選擇的學校層次相差不大時,應該將報考的重心、重點轉向選擇專業上。

2。在所報專業和就讀學校發生矛盾時,應該優先考慮專業。因為升學最終是為了就業,選擇一個畢業後能用得上、更容易就業的專業,比選擇學校更重要。

3。學校各方面情況差不多時,優先考慮專業。現在國內有的高校已經和國際接軌實行按大類招生,同學入校後到大二或是大三才選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可優先選擇學校。

4。如果大學畢業後想繼續深造,則應該打好專業基礎,為今後的長遠發展目標做好規劃。可能同學選擇的專業所處學校的牌子不是太響亮,但是如果同學能把專業學得很好,本科就讀的學校不僅不會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可以為同學以後考入更好的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考志願:城市、學校、專業這三者如何選擇?推薦8分鐘讀完就懂

首選學校的情況也有四種

1。學習成績優秀,在省級重點中學年級排行榜位於前列的考生,應首選名牌綜合大學,在此前提下選擇自己相對喜歡的專業。切忌以專業定學校。因為在名牌綜合大學裡,即使同學對專業不滿意,在入學後仍有很多轉系、轉專業、修第二學位、第二專業等二次選擇的機會。

如果是以專業定學校,這部分同學的某些能力就可能得不到發揮,特別是選擇了那些操作性很強、專業面很窄的工科專業,當想跨學科學習或轉系、轉專業時,便會發現由於專業的限制,困難重重。

2。學習成績中等的考生,似乎可選擇的學校數量多,專業也多為操作性很強的工科、社會科學及相關專業,機會要多於學習成績優秀的考生。

但事實上是,由於這部分考生為數眾多,高攀不上去,低又不肯屈就,可選擇的餘地就變得很小了。對於這部分考生的志願,應選擇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的名牌學校,這樣可選擇的餘地會變得更大,競爭會小些,同時也有益於今後的發展。

高考志願:城市、學校、專業這三者如何選擇?推薦8分鐘讀完就懂

3。對於分數不高的考生,選學校更為重要。特別是那些考試成績在當地一般本科或專科錄取批次控制線上下浮動的考生。

應當承認,這部分同學的高考競爭能力相對於前兩類同學要弱一些,所以,選擇一所位置較偏、所設專業又不太“熱”的學校,就很有可能被錄取,甚至還有可能提高一個批次錄取。

每年都會有部分農業、林業、石油、地質、礦業、師範院校由於生源不足,導致降分錄取,而那些處於專科分數段的第一志願報考這類學校的本科專業的考生,則都順利地被這些院校錄取到相關的本科專業就讀。

4。如果同學大學畢業後打算直接就業,可以考慮優先選學校。因為大學畢業後直接就業,應聘時學校的牌子相對而言顯得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