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簡介

湖南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校區位於湘江之濱、嶽麓山下,享有"千年學府,百年名校"之譽。學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湖南大學簡介

學校辦學起源於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 創建的嶽麓書院。1903年改製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學,1937年成為國民政府教育部十餘所國立大學之一。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學校曾先後更名為中南土木建築學院和湖南工學院,1959年恢復湖南大學原稱。1963年起隸屬國家機械工業部,1978年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98年調整為教育部直屬高校。2000年,湖南大學與湖南財經學院合併組建成新的湖南大學。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6000餘人,其中本科生20000餘人,研究生15000餘人。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在湘高校第一,並穩居部屬高校第一方陣。

學校現有教職工近4000人,其中專任教師1950餘人,教授、副教授1400餘人,院士7人,"千人計劃"38人,"萬人計劃"學者20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青年學者1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3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34人,湖南省"百人計劃"學者53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8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4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8個,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1個。

學校設有國家工科(化學)基礎課教學基地、國家理科(化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教學基地、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擁有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門雙語教學示範課程、6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卓越計劃"國家級試點專業、4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近五年,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1門。

學校設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國防科工局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建有20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個湖南省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校參與組建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

學校建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和“兩山一湖”創新創業基地,在長沙高新區麓谷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建立了56個高水平校地企產學研平臺,與32 個省(市,自治區)和上千家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學校運營管理的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是國家設立的第三家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已為高校、科研機構、政府和企事業等近數百家用戶單位提供高性能計算、雲計算及大數據處理服務。

目前,學校已與世界上16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合作與交流關係,每年聘請的長短期外國專家達300多人次,全年招收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留學生,以及港澳臺學生1000餘人,建立學生海外實習基地。近年來,近2000名學生赴國(境)外合作院校交流學習或聯合培養。學校與韓國湖南大學、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合作成立了孔子學院,成為湖南省在海外建立孔子學院數量最多的高校。

學校校園佔地面積153.19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04.593萬平方米。擁有藏書690餘萬冊,其中中外文數據庫128個。全網支持下一代互聯網IPV6,萬兆骨幹地面有線和無線網已覆蓋所有的教學樓、辦公樓和學生公寓,校園網聯網終端達4萬多臺,互聯網出口帶寬7.2G,結合移動技術實現多渠道的信息化教學、管理及服務。

湖南大學簡介

湖南大學院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