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外的霸主企業在中國越來越不行了,什麼原因導致的?

寶潔想知道為什麼中國消費者這麼挑剔?

夏普納悶是我的電視賣得太貴了嗎?

三星也想知道為什麼我的手機在中國沒那麼受歡迎了……

20年前,國產和進口間有一條涇渭分明的線,消費者買東西,習慣問一句:是不是進口?

10年前,外企還是求職者心中的聖堂,投身其中的幾乎都是精英;

但如今,這些概念在逐漸淡化......

【曾經的霸主們】

外資企業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收割國內市場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了。

此前,因為產品的稀缺性,國際企業來華,只需要鋪好供應鏈和經銷渠道,再打一打廣告,產品便不愁賣。

按照行業進入的先後關係,國際企業的中國事業大多可以分為三種:

一是行業的奠基者:比如日化、汽車、消費類電子產品;

二是後來的競爭者:比如購物中心,家電零售;

三是同步競爭者:比如互聯網和新零售。

但現在,這幾大種類中,中國企業都展現出了強大的“逆襲”能力。

這些國外的霸主企業在中國越來越不行了,什麼原因導致的?

在汽車領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吉利、比亞迪、力帆等實力爆發;

手機領域,華為、小米、OPPO順勢崛起,在國內甚至國際市場頻頻發力;

家電領域,海信收購夏普的電視機業務,三洋電視被長虹接手,美的收購了東芝的全部白電業務……

而在第三類行業——同步競爭的互聯網浪潮中,國際企業顯得毫無機會。

很多新的市場和領域,冒尖的都是本土企業,美團、滴滴、摩拜……這些新型產業裡,如果出現的不是本土企業,人們還會覺得非常奇怪。

當然在某些行業,受益於行業的整體提升,國際企業仍維持增長勢頭,但屬於國際品牌的市場份額正不斷縮減。

【外企變慢了】

曾經予取予求的外商,為什麼漸漸不靈了?

很大的原因在於,他們“太慢”了。

不可否認的,外商進入中國市場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現在,它們都是本土企業的“老師”;但“學生”成長速度很快,相比之下,這些外資企業的變慢了,甚至跟不上市場的變化。

每個行業變遷的情況不一樣,但逐漸被淘汰的企業,根源都是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新需求。

“中國變化太快了,尤其是電商,有那麼多高端的消費者,這時候我們的反應有點慢,這是事實。”一位寶潔中國的高管曾經也就此分析過。

各條戰線上,寶潔都遭遇了本土品牌的圍攻。

這些國外的霸主企業在中國越來越不行了,什麼原因導致的?

以居家護理為例,寶潔認為,歐美從洗衣粉進化到洗衣液用了30年,中國發展很快,週期應該是20年。實際上,中國從洗衣粉跨度到洗衣液,只用了5年。

這期間,本土的品牌藍月亮、立白憑藉其市場培育,迅速佔據了市場份額的七、八成。大勢既定,寶潔旗下的洗衣液才姍姍來遲。

美容戰線上,2005年左右,中國日化市場興起“草本”、“天然”風,自然堂、雲南白藥等一系列民族品牌迅速迎合浪潮推出新產品,而寶潔的草本產品又遲到了兩年。

但按其內部說法,對於寶潔而言,這樣的速度已經算非常快了......

事實證明,在絕對的消費市場,“擁護民族品牌”所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企業要崛起,更需要的是抓住消費者的痛點。

面對新需求,本土企業展現了很強市場應變性。相較之下,很多大型跨國企業的決策鏈條過長,信息反饋到美國總部後,經過不斷商討,才能做出調整。等到調整完成,市場空間已經所剩無幾。

【外資企業真的“落後”嗎?】

有人說,外資已經落後了。但從整體和客觀來看,不管是三星還是寶潔,或者其他外資巨頭,真的“落後”嗎?

並沒有。

按傳統商業邏輯,外資企業作為行業的資深引領者,品牌度、財力和曝光一概不缺,僅僅是財大氣粗這一點,就能壓死一眾本土企業。

既然如此,為什麼抓住新機會的總是後者?

寶潔負責人曾說過:寶潔一直把中國當成一個發展中市場。這句話可能就是這個問題的癥結所在。

外企是中國市場的拓荒者,初來時要政策有政策,要市場有市場,去哪兒都是地方政府的貴客,國內同行都爭著搶著合作......彼時的外資企業方方面面領先,也確實有效的解決國內市場的需求問題,引領了國內行業的發展。

但長久下來,這種地位和功績所造就的高高在上的心態,很難扭轉回來。

很多外資巨頭陷入“中國是發展中市場,理應區別對待”的思維死角中,甚至不把國內消費者和其他發達地區消費者放在同一個級別。

三星Note7事件、宜家問題櫥櫃事件、大眾汽車召回事件......諸多事件都直接或間接詮釋了一些國際品牌一邊在中國大肆撈金,一邊輕視中國的消費群體的現象。

這些國外的霸主企業在中國越來越不行了,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種態度還影響了部分外企的創新,包括本土化的經營管理。

或許是處於曾對國內消費需求的忽視,外企求變總是慢一步、再慢一步:

傳統方便麵沒人吃了,依舊加大產能,而不是挖空心思推新的消費食品;

國內線上購物以摧枯拉朽之勢崛起,線下購物的人數驟減,餐飲和娛樂需求大降,但一大批老牌百貨卻毫無動作......

除因需創新上的滯後,外企的管理模式也值得考量。

很多國際巨頭的決策鏈條過長,對於市場的應變機制緩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國際企業大多照搬西方模式、空降管理者,不願意放權給更懂本土市場規則的中國管理者。

在中國企業大量聘請外籍經理人的當下,日韓企業的中國市場管理層幾乎還是清一色的本國人士。

當然,這樣的管理模式有利有弊,但在當下的競爭環境中,可能是弊大於利。

但很多外資企業、甚至合資企業,在早期享受過大量補貼和土地優惠,部分勞動密集型外企,至今仍吃著政策紅利。

或許被寵溺慣了,人們都會習慣,進而覺得理所當然。

但是市場不是永恆不變的,企業最終需要面對的是消費者。外企和本土企業之間的界限,也正不斷模糊,並且最終消失。未來,將沒有外企、“內企”的區別,只有能不能服務好消費者的企業與廠商。

如果外企依舊維持高高在上的心態,不能為市場而變,作為消費者,我們或許將見證一批國際企業兵敗如山倒。

——END——

——華商韜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