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76億易鑫集團上市 136倍超額認購資金是傻帽嗎?

截至2017年6月30日累計虧損76億元,赴港IPO卻受到136倍超額認購,背後的玄機在哪?易鑫集團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鉅虧76億易鑫集團上市 136倍超額認購資金是傻帽嗎?

繼閱文集團上市後,易車旗下易鑫集團11月6日起正式招股,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公司發行8.7868億股,每股定價6.6港元至7.7港元,募集最多67.66億港元。

市場的反應證明了用戶對汽車交易這片藍海的期待。據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客戶認購易鑫集團最新孖展額接近300億元,大多數是早前認購了閱文的客戶。國泰君安國際表示,已預留150億港元為易鑫集集團IPO招股孖展備用,目前90億港元已獲預定。

01

負債累累 為何火熱?

不過,和閱文集團盈利後上市不同,易鑫選擇在虧損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宣佈上市。

易鑫集團截至2014年、2015年、2016年12月31日各年度的淨利潤分別為10萬元、-2820萬元、-14.043億元;截至2016年及2017年6月30日六個月淨利潤分別為-60萬元及-61.051億元;截至2017年6月30日累計虧損76億元。而另一方面,易鑫負債率也相當高,易鑫集團2014年、2015年及2016年12月31日與2017年6月30日的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零、48%、121%及226%。

鉅虧76億易鑫集團上市 136倍超額認購資金是傻帽嗎?

雖然看起來很可怕,然而這只是一種賬面表現,市場的火爆證明了易鑫發展的前途。據9間券商數字統計,累計為易鑫借出929.02億元孖展額,以公開發售集資6.76億元計,相當於超額認購逾136倍

其實,易鑫招股書上顯示的鉅額虧損是因為易鑫在香港IPO需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正是這種準則引發了易鑫A輪、B輪、C輪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的財務處理方式造成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在國際會計準則下被認為是債權,而不是股權。

鉅虧76億易鑫集團上市 136倍超額認購資金是傻帽嗎?

所以,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價值提升空間就是公允價值的虧損,因此這樣的虧損反而反映了在過去的幾年中易鑫快速發展,估值快速提升。

02

背靠大樹 快速發展

易鑫從易車中區分出來,而易車為紐交所上市公司,所以易鑫上市後將從易車分拆,兩者將以獨立品牌於不同平臺經營獨立業務,管理層彼此獨立。

鉅虧76億易鑫集團上市 136倍超額認購資金是傻帽嗎?

除投資股份外,騰訊的影響力還顯示在在易鑫的人員構成中,騰訊首席戰略官James Gordon Mitchell、騰訊副總裁以及騰訊金融科技集團負責人賴智明都為易鑫集團的董事會成員。

易鑫集團業務主要為兩大塊:一是交易平臺業務,主要包含促成消費者汽車購買交易,促成汽車融資合作伙伴向消費者提供汽車貸款,為汽車經銷商提供銷售車聯網系統等增值服務,為汽車製造商、汽車經銷商、汽車融資合作伙伴及保險公司提供廣告及會員服務;二是自營融資業務,即主要透過融資租賃及經營融資租賃為消費者提供汽車融資解決方案,主要是提供汽車貸款服務。

鉅虧76億易鑫集團上市 136倍超額認購資金是傻帽嗎?

擁有了大量的數據,易鑫可以給用戶進行畫像,根據電商、社交和搜索等三大入口提供的數據,易鑫可以判斷其可信程度,作為易鑫批貸的基本依據,極大地縮短了消費者貸款買車的審批時間。

和易鑫比起來,銀行的審批門檻高,同時需要提交銀行流水、在職證明等名目繁多的資料,僅僅是審批可能就得花上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易鑫則推出“秒批”服務,用戶只需要提供電話和身份證,就可以完成審批。

而事實也證明了易鑫金融的可行度,截至2017年6月30日,30日以上逾期率、90日以上逾期率及180日以上逾期率分別為0.89%、0.51%和0.23%。180日以上逾期率和市場上的逾期率相比還更低一些。

03

競爭激烈 誰是王者?

易鑫集團互聯網產品中心副總裁楊永峰認為,“中國的金融市場太大了,新車、二手車加起來,

超過兩萬億市場空間,沒有一個人能靠自營把它全覆蓋了。最大的通用也不可能”,因此,在以後,易鑫作為平臺,肯定會和銀行進行合作,為銀行提供對汽車行業的瞭解和落地服務的能力。

鉅虧76億易鑫集團上市 136倍超額認購資金是傻帽嗎?

在市場上,“汽車之家”是易鑫的強大競爭者。不過,就目前而言,兩者選擇了不同的策略。汽車之家在今年7月表示不會再做自營業務,而是作為一個“平臺”,讓經銷商和消費者能夠順利牽線;而易鑫則會打造線上到線下的交易閉環,在鋪好了線上和線下的兩條路後,易鑫選擇慢慢提高自己的曝光度,選擇鄧超作為代言人進行宣傳。

儘管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兩者的競爭無法避免。至於誰最後成為王者,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網易等媒體平臺

WeMedia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