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上演侏羅紀公園?「羣居迅猛龍」足跡出現

陰森的古堡裡,黑暗中伸出恐龍巨爪,接著面目崢嶸的“捕食者”迅猛龍出現,流著唾液在女孩床邊徘徊、窺伺……正在熱映的《侏羅紀世界2》將體長2米多、臀高0.5米的迅猛龍以特技的形式“復原”在觀眾面前。在山東郯城,剛剛發現的一大型恐龍足跡點證明:上億年前,包括迅猛龍在內的一批恐龍曾經在此群居生活。

確定無疑!“獨行俠”迅猛龍更擅長群居生活

恐爪龍類恐龍包括馳龍類與傷齒龍類,前者最著名的要屬《侏羅紀世界》中那群兇猛的掠食者,後者則屬於智慧型的恐龍物種。兩者的共性就是它們都長著大型彈簧刀般的第Ⅱ腳趾,在行走時並不與地面接觸,於是就留下了兩趾型的足跡。

這批足跡發現於較為潮溼柔軟的古沉積物上,所以足跡的部分特徵不是很明顯。為此,團隊使用了三維攝影法為足跡化石製作了數字模型,使得足跡的輪廓、深淺一覽無餘。據計算,這些小恐龍的體長約1米,奔跑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每秒2.4米。

“只有在泥沙的溫度、黏度、顆粒度都很適當的地面,恐龍足跡才能被保留下來。”中國地質大學地層古生物學教授張建平認為,恐龍腳印可提供恐龍的類型、大小、數量和相對丰度、行走方向和速度等信息。

恐龍大片!一個活生生的白堊紀恐龍公園

“該區域從來沒有發現過恐龍骨骼化石,只有恐龍足跡可以告訴我們,這裡生活過什麼恐龍。”臨沂大學古生物研究所所長王孝理教授用“震驚”來形容此地恐龍足跡的多樣性,“這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白堊紀恐龍公園。”

在他看來,一個恐龍足跡點的恐龍足跡種類往往都是寥寥一兩種,但他們在郯城足跡點發現了超過300個足跡,“讓人震驚”。

根據這些足跡,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的馬丁·洛克利教授向中美澳恐龍足跡考察隊的同事們描繪了一幅畫面,“此地生活的恐龍太豐富了,最小的肉食恐龍只有50釐米,而最大的能達4米,它們穿梭在體長約9米、10米的大型植食性恐龍身旁,旁邊還有群古鳥在水畔覓食,此時一群小型馳龍類蜂擁而至,對一個觀察已久的目標群起而攻之,完全可說是一部絕妙的恐龍世界大片!”

此次恐龍足跡的發現地位於郯城馬陵山,不過百米海拔。在沒有山頭的低矮丘陵裡,第四紀耕土層之下幾十釐米就可見白堊紀岩層。至此,在山東煙臺萊陽、濰坊諸城、臨沂相繼發現了“恐龍足跡”。

為什麼山東多恐龍?唐永剛分析,早在上億年前,山東有適合恐龍的生存環境。畢竟,恐龍的生活、棲息和它們所生存的環境密切相關。如今看來,山東臨海,有山,地下有石油、煤礦,後者是山東遠古多生物的證據,說明遠古時代這裡確實有著恐龍賴以生存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