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怎么越活越孤单?

妈妈,我们怎么越活越孤单?

端午小长假,我们带着孩子去了亲子酒店,36度的高温,室外游泳池里,都是在玩水的孩子。

游泳池边,远处是一群闲坐围观的奶奶和外婆,近处是一群拿着手机拍照的妈妈,水里都是陪着孩子的爸爸。

看起来和谐无比的天伦之乐,突然被一个五六岁的胖小子,打乱了秩序。

小胖估计是上过专业游泳课,水性不错,所以他爸爸在水里呆了一会儿,就上岸去吧台买饮料喝。

爸爸一走,小胖有点无聊,冲着旁边有个和他年龄相仿,穿着救生衣的小男孩,手舞足蹈地比划,在游泳池的另一边,他有一柄水枪。

有同龄小孩来给他说话,他高兴得要命,两个孩子就想着去拿水枪。

走了没有一米,穿着救生衣的小孩的妈妈,从人群中箭步飞到泳池边说:“轩轩,你小心, 在水里不能离开爸爸。”

轩轩爸爸正在和自己的朋友聊天,转头来不明状况,一脸不明白。

这时,小胖爸爸端着一瓶可乐走过来,轩轩妈冲着小胖爸爸说:

“你怎么看孩子的?我家不会游泳,你家儿子就挑唆我家去拿水枪!万一出事儿怎么办?你看好你儿子。”

无故受到抢白,小胖爸爸很不高兴地说:“从这里到那边,一共就几米,他们都能站在水里,不用这么紧张吧?”

然后,他进了水,带着小胖游到深水区的那一边去,其实酒店游泳池,水最深也就只有1米3。

轩轩妈冲着水里的儿子说:“你出来,来儿童池,等你学会了,下次咱再来这边。”

轩轩大声抗议地说:“不要,不要,我要在这里……”

没有看好孩子,轩轩爸自知理亏,把儿子夹起来就拎上了岸。

儿童池水深30公分,都是一两岁的小孩在里面。轩轩跟扭糖人一样,在水里扭,一下子撞到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姑娘。

小姑娘是外婆陪着在水里玩,还没有来得及哭,一下子就把她捞起来,一叠声地喊:“丫丫不哭,丫丫勇敢,丫丫最棒了。”

丫丫本来就没哭,但是看看外婆、妈妈、爸爸,还有闯了祸的轩轩,轩轩爸爸和妈妈,这一圈人都在紧张地看着她,她想了一下,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轩轩妈妈赶快一叠声地抱歉,丫丫妈勉强地说声:“没关系,小孩儿。”

轩轩爸把他带到儿童池有太阳,没有孩子的那边,他的朋友也跟过来,两个男人坐在池子里面,用泡温泉的姿势聊天。

在仅仅没到腿肚子的水里,轩轩妈觉得儿子很安全,退回到藤椅上刷手机。

轩轩拿着一个小玩具,自言自语地在水里转圈圈,太阳直晒,他影子只有一个小点点,孤独得可怜。

我坐在旁边的躺椅上,看着这一幕,有点点心酸。

作为一个母亲,我可以理解轩轩妈的紧张。溺水这种事情,总是发生在一瞬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一定要小心,要谨慎。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吃饭能噎死,喝水能呛死,洗澡能烫死,呼吸能毒死,走路能撞死,睡觉能闷死……

今天能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是丛林时代幸存者的后代,所以“这个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对我有潜在的威胁”,是祖先们用生命刻印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的定时炸弹。

然而,对于陌生世界的无可控制的恐惧,在我们有了一个脆弱没有抵抗力的孩子之后,达到了顶峰。

大数据表明,父母有多爱,就有多焦虑,有多焦虑,就有防御。

世界上最难的,并不是对还是不对的本质,而是把握对与不对的分寸。适当的防御是保护,过度的防御是窒息。

我在泰国度假的时候,跟个澳洲的太太聊天,因为我黑、黄色的皮肤,她以为我是印尼国或者马来人,当她搞清楚我是中国人的时候,她问:“为什么中国孩子,不喜欢跟别人混着玩儿?”

说这话源于度假时的室外游泳池,的确,常常是很多小孩子混在一起疯玩,而中国孩子都由自家成人陪着各自呆着。

在如此重视英语教育的今天,孩子们的英语,牛津腔儿亮出来正宗的能砸死一群美国人,所以这不应该是一个语言问题。

而且,在社会活动中,语言只不过是一种表述工具,最容易克服,比语言更重要的是表达能力,而且比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却存在的社交能力。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面对着有无限不可预知性的陌生人,到底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微表情,让别人看起来有和我们讲话的兴趣;

又该如何与对上眼神,打破沉默,鼓起勇气介绍自己;亦或者在一群正在兴高采烈的人中,如何能够进入圈子,自然而不留痕迹……

社交是一门高明的技巧,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没有经过反复训练的人,只能笨拙地表现本能。而且社交并不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的事情,常常一头热着去了,就碰上软钉子。

可是今天,每个中国孩子,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身边总是环绕着人,父母和四个祖父母,有时候还会有阿姨。

从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永远都是24小时,无间隙,身边总有一个人陪伴,照顾,呵护。

他们要学会吃饭,走路,语文,算数等诸多技能,但永远活在自己世界中心的他们,从来没有机会学习过与人相处。

更不知道,原来与人相处需要小手段,小心机,更让他们无法忍受的是,原来与人相处需要双方协商,彼此让步,而不能够依照我的意志行事。

中国文化自古都是充满矛盾的。无论是混圈子的“攻心术”,还是侠肝义胆的江湖义气,都是自古以来很多人都在崇尚不已的社交关系。

但是说起孩子,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说,人生有几个知己就好了,认识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人,不仅仅浪费时间,重要的是可能把孩子带坏了也不一定。

为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这个孩子语文好,能出口成章;数学好,能才思敏捷;英语好,能正宗牛津腔;体育才艺也要好,总之一切都练得棒棒的,才能在精英的道路上一路顺畅。

然而事实上,把我变成精英的前提是,我先已经是我,我都没有是我,何谈变成精英?

那么,我究竟是谁?

借用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原来,人是自己能够结集起来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算仅仅是个婴儿,也会跟父母、外婆、阿姨和早教中心的老师,有不同的社会关系。

随着成长和独立,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才会越来越定义我们自己。

社会关系的一个复杂性在于,瞬息万变,我们总是要不断地调整,才能达到彼此的平衡,既然是平衡,那就不是单方面能够做成决定。

每个社会都有包容性,在一个社会中,有少部分的人不会付出,不会让步,看不到别人,仅仅只能想到自己,并不是问题,可是当社会,大多数人都是这种人,才会产生问题。

因为万物有阳面,也会有阴面。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付出,不懂感恩,认为一切都是举手而来的天经地义的人,他们只能固守在原地,等待着别人的施舍和给予,亦或许就是随着亲人们离世的,越来越孤独。

如果你觉得这还仅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设,可怎么能说,今天两亿的单身,更不知道有多少亿的人活在婚姻中,心冷意冷的痛苦也是一种假设?

现在每个父母都已经非常明确的知道,英语,如果孩子生命的最初几年没有学,以后再学会有口音,因为耳朵已经定型,不能够反转。

事实上,打破自我,有和别人交往的勇气,能够在社会中和别人建立起一种让自己需要的关系,也是一种小时候就要培养的能力。

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终其一生孤独的生活。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拥有幸福的人生。

与幸福相反,最可悲的人生,莫过于在爱与环绕中出生和长大,却越活越孤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