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微信移動支付越南被非法出海「搶奶酪」需「本土化適配」

支付寶進入越南的時候,曾提前與越南NAPAS成員銀行及其中介支付服務網絡進行對接,其在越南提供的交換和電子結算服務是合法合規的。

移動支付受阻 源於對方對金融風險的擔憂

支付寶微信移動支付越南被非法出海“搶奶酪”需“本土化適配”

歐陽日輝指出,當地的法律法規對我國移動支付進行約束的根源是傳統的金融事業和新興金融事業的矛盾,“也就是說我們的移動支付進入這些國家以後,雖然跟當地企業合作,但也不可避免地動了傳統行業的奶酪。這個矛盾我們自己同樣經歷過,國內的第三方支付也和傳統金融機構有過長期的拉鋸。越南也是一樣。”歐陽日輝說,“目前來看對方的傳統行業還是佔了優勢,移動支付才會被禁。”

除了新支付模式對傳統金融行業地位的撼動,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也是對方國家擔憂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國家,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潛在風險存在顧慮,比如金融數據的安全問題、數據產生的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問題等,對方還不能透徹把握,可能會直接選擇一刀切的方式,把相關業務停掉。”歐陽日輝說。

在歐陽日輝看來,新舊金融的博弈、經濟安全的顧慮、金融風險的擔憂等問題,是移動支付企業出海時普遍面臨的問題,今天在越南發生,明天也可能在其他國家發生。尤其是在作為出海熱門目的地的東南亞國家,相較於金融體系和監管手段更完善的歐美國家,在接受這類新事物時可能更為謹慎。

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國內支付機構擁有領先的技術和運營方式,但面對國外法律法規、支付習慣、金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差異,僅憑國內經驗去拓展海外市場是不夠的。

出海趨勢不可擋 吃透對方政策市場是關鍵

雖然出海之路並不一帆風順,但對於移動支付企業來說,繼續對內對外拓展是大勢所趨。

“對內主要是在廣大農村地區、欠發達地區以普惠金融的方式進行發展,因為農村地區使用移動支付其實比城市更加迫切。對外則是移動支付模式在國外的不斷複製和鋪開,移動支付是繼銀行卡支付之後的新的業態,這種中國經驗的海外推廣符合便捷支付的大趨勢。”歐陽日輝表示。

但出海勢必面臨著陌生的市場、政策環境、用戶,一旦選擇跨海尋金,移動支付企業就要吃透對方市場的法律法規,瞭解其用戶的使用習慣,進行技術和運營的“本土化適配”,這些都是必要的功課。另外,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愛君曾對媒體表示,紙幣、信用卡和手機只是支付方式不同,而選擇什麼支付方式與各國公眾習慣有關,同時還存在路徑依賴和黏性。

除了發展的地域問題,安全性的提高、新技術的應用也是移動支付發展的重要趨勢。在移動支付出海遇阻的問題上,雖然不乏對方對潛在金融風險的難以把控和過度反應,但移動支付企業還是應該從中體會到“安全性”這一命門的重要,“移動支付、便捷支付能夠健康快速發展的前提必須是安全性的保障,安全性包括加密技術的使用、生物識別技術的使用等,這些新的技術要逐步成為移動支付企業的標配。”歐陽日輝強調。

此外,目前移動支付主要面向個人用戶,未來,移動支付將向中小微企業等企業用戶發展,“金融必須為商業服務,既然電子商務開始由to C向to B轉向,移動支付也同樣會朝著這個方向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