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上天前曾有一子,拜菩薩爲師,五百年後,兩人卻只能擦肩而過

在西天取經的隊伍中,真正有家室的其實只有一人。他不是色心不改,一直想散夥回家的豬八戒,也不是在花果山經常做那事的孫悟空。而是取經隊伍中最老實的沙僧。當年,在官拜捲簾前,沙僧其實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沙僧上天前曾有一子,拜菩薩為師,五百年後,兩人卻只能擦肩而過

在途經朱紫國的時候,師徒幾人向朱紫國王說起過往的時候,沙僧曾說:“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輪迴訪道。雲遊海角,浪蕩天涯。常得衣缽隨身,每煉心神在舍。因此虔誠,得逢仙侶。養就孩兒,配緣奼女。”

可是,當沙僧選擇了“超天界,拜玄穹,官授捲簾大將,侍御鳳輦龍車,封號將軍。”從此之後,便離開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又過了許多年,“也為蟠桃會上,失手打破玻璃盞,貶在流沙河”。但是,沙僧被貶的流沙河,就和他的家庭和兒子有關係。所有關於沙僧的貶謫都提到的這條河,其實是沙僧自己命名的。

就和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一樣,被貶在流沙河的捲簾大將在經歷了一場空後,肯定十分後悔曾經拋棄了自己的妻兒,選擇了成仙得道。可是,世界上從來沒有後悔藥可以賣。

在流沙河中,看似是玉帝的飛劍在殘酷的懲罰著捲簾因粗心而犯下的過錯。但實際上,孤獨才是對沙僧最大的折磨。畢竟流沙河八百里,鵝毛不得過。無盡的思念成了沙僧心頭的執念。

而“流沙”二字便跟隨著心頭的思念逐漸發酵,脫口而出,成為了流沙河。

因為,沙僧曾經是流沙國的國王,而他的兒子叫做“小張太子”,拜國師王菩薩為師,學了一身降妖除魔的本領,其實就是為了尋找自己的生父——沙僧。

五百年後,在取經隊伍路過小雷音寺的時候,小張太子曾被孫悟空請來降妖,可惜功力不夠,一招就被黃眉兒的人種袋囊括其中。這個時候,沙僧被黃眉兒關在地牢中,兩個人沒有機會相見。

在彌勒降妖,帶走黃眉兒之後,解開小張太子捆仙索的卻是豬八戒和孫悟空,一向幹苦活,打下手的沙僧卻沒有出現,兩人只能擦肩而過。

沙僧上天前曾有一子,拜菩薩為師,五百年後,兩人卻只能擦肩而過

因為他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兒子,不但有一身好本領,還跟了位好師傅,他有自己的前程。既然過錯已經無法彌補,那隻能靜靜等待,在未來的某一天,彌補自己曾經的過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