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爲啥出局?真不全怪球員實力,賽前這舉就已經在自掘墳墓了

西班牙出局宣告西式傳控打法已過時,“後方起火”的團隊註定不會走得遠

西班牙為啥出局?真不全怪球員實力,賽前這舉就已經在自掘墳墓了

西班牙為啥出局?真不全怪球員實力,賽前這舉就已經在自掘墳墓了

西班牙為啥出局?真不全怪球員實力,賽前這舉就已經在自掘墳墓了

西班牙為啥出局?真不全怪球員實力,賽前這舉就已經在自掘墳墓了

進入世界盃淘汰賽的第二天,下半區的對決果然呈現出不一樣的景象——兩場比賽均戰至點球階段,雙方對抗激烈、水平也十分接近。然而又一個曾經的世界盃冠軍西班牙最終遺憾出局,則讓這個半區再少一支傳統豪強,誰能突圍並走到最後?答案顯然變得更難預測、更撲朔迷離了。

120分鐘內1-1戰平,點球大戰中科凱和阿斯帕斯射失,西班牙3-4落敗出局的結果,並不能完全證明其實力已不如俄羅斯!畢竟後者主場迎戰,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遇到強敵被大環境徹底激發內在潛能,奉獻超水平的表現,並不足奇。反倒是西班牙,從開賽前經歷換帥風波起便內憂外患不斷,小組賽他們儘管有調整,但顯然力度仍不夠,球員始終沒有迴歸其最佳狀態……此消彼長之下,加之主場優勢的影響,最終換來這樣的結果,完全在情理之中。

縱觀這場對決,兩隊都在首發陣容上做出了針對性佈置:俄羅斯用了5後衛3中衛的佈陣,擺明就是要以防守為重。而在此基礎上還有一點變化,在防守時,雙前鋒之一的戈洛文也會退到左邊路,組成一個541的大巴陣。俄羅斯隊戰術思路很簡單,就是要用人數上的優勢儘可能壓縮西班牙的傳球空間,以應對其聞名於世的傳控打法。實際上他們做得很不錯,上半場西班牙隊除了利用定位球機會,稍有些幸運地打進一球外,運動戰中並沒什麼機會,球是控制在腳下了,但進攻更多隻是“隔靴搔癢”。

然而西班牙也有變化,他們在首發中用科凱頂替了上場出現致命失誤的伊涅斯塔,卻並沒有換來理想中的好效果。出身馬競的科凱對抗能力比小白強,此舉明顯是針對俄羅斯身高體壯的特點,想提升中場的對抗力。不過在實戰中大家並未很明顯感受到西班牙隊在這一點上的加強,而下半場乃至加時賽由於體能的不斷下降,其被東道主進行有效反擊的機會也逐步增多,昔日世界冠軍的風采最終在點球大戰後徹底告破……誰曾想到低頭惋惜失利的,竟然是全場佔據場面主動的西班牙隊?

事實上,120分鐘的時間裡西班牙隊不斷傳啊傳,並且希望數量能轉化為質量,他們最終做到了1114次傳球,其中1006次傳到位,只失誤了108次,傳球準確率達到了90.31%。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甚至可以說沒有意義,連續不斷的倒腳並沒有換來一個幸福的結尾!畢竟足球比賽比的是進球而不是傳球數,以往他們可以在保證控球率的基礎上大膽尋覓破門良機,也一度有所作為。但時過境遷,現代足球不斷在發展和變化,眼下只要針對西式傳控打法拿出一套針對性極強的防守體系,利用人數優勢瓦解對方的傳控下的“突襲”,堅決打防守反擊,哪怕是放棄比賽主控權,只要針對性強,同樣有很大機會拿下比賽。

本屆世界盃,回顧西班牙所經歷的所有對決,小組賽中葡萄牙以及伊朗的發揮,包括本場比賽俄羅斯的表現,都很好證明了這一點。

也就是說,當優勢並未轉化為成果時,一切都將是徒勞!高效足球、實用足球,更有針對性的足球打法,顯然已讓曾風靡一時的西式傳控打法徹底過時,西班牙的出局,或許也代表著這種打法已不再先進,不再被各球隊所效仿,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

當然,此番西班牙不被大家看好,除了技戰術層面外,還有一點絕對不可忽略,甚至被很多人視作是其必然出局的主因。他們表示,西班牙隊的出局是一樁事先張揚的死亡事件!

西班牙隊的失敗並非一日之寒,眾所周知,在世界盃開始前,西班牙隊就在為自己掘墓了。西班牙足協主席魯維亞萊斯、洛佩特吉以及皇馬俱樂部導演了一出換帥戲碼,把矛盾直接放諸於大庭廣眾之下,試問這麼做的結果又怎會對球隊備戰有利?畢竟臨陣換帥是大忌!魯維亞萊斯雖然維護了足協的尊嚴,但也因此付出了代價。

讓原來的領隊耶羅“補鍋”做臨時主帥,顯然並非明智之舉。從西班牙世界盃上的比賽不難判斷,耶羅沒有充分利用球隊的板凳厚度,在球隊情況不佳時,他也沒有很好的調度手段。球隊整體缺少思路,雖然控球和傳球佔優,但在怎麼樣將這種優勢轉化為威脅方面,耶羅沒有想出辦法。

血的教訓再度告誡大家,“後方起火”的團隊註定不會走得遠,在內憂外患重重困擾下,球員拿不出應有的好狀態,最終被東道主淘汰,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破不立!期待世界盃後,這支傳統強隊能夠重整旗鼓,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