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聯盟是自強的旗幟,習近平致賀電

古語有言:“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是啊,只要彼此相知、相親、相敬,距離的遠近又有何畏?中國雖距離非洲最近(最東部)的大約是8000公里,最遠的距離(最南部)大約是12000公里,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所愛隔山河,山河猶可平。早在2013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於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題為《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的重要演講就直言:“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離不開非洲,世界和非洲的繁榮穩定也需要中國。中非雖然遠隔重洋,但我們的心是相通的。聯結我們的不僅是深厚的傳統友誼、密切的利益紐帶,還有我們各自的夢想。”是的,只要心意相通,雖遠猶近,這不,7月1日習近平主席致電在毛里塔尼亞首都努瓦克肖特舉行的非洲聯盟第31屆首腦會議,向非洲國家和人民熱烈祝賀會議的召開。

山與山不相遇,心與心要相知。習近平指出,“非洲聯盟是非洲聯合自強的旗幟。非盟積極推進非洲一體化進程,非洲國家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繼續用一個聲音說話,維護和平與安全能力不斷提升。衷心祝願非盟引領非洲國家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就。”非洲聯盟(簡稱非盟)是一個包含了54個非洲會員國的聯盟,是屬於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非洲性的政治實體。此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主、人權,以及能永續發展的經濟,除此之外亦希望減少非洲內部的武裝戰亂及創造一個有效的共同市場。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先生曾說過,“我們正站立在非洲世紀的破曉時分,在這一世紀裡,非洲將在世界民族之林佔據應有位置。”今天的非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景象,令人為之一振。這是非洲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堅持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積極推進工業化,堅持謀求自主可持續發展取得的成果,也是非洲積極推進一體化進程的成效。在如今的國際舞臺上非洲人民心往一處看,勁往一處使,堅持用一個聲音說話,聯合自強勢頭銳不可當。非洲國家和人民正迎來屬於自己的新時代!習近平在賀電中,祝語非盟今後“更上一層樓”。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習近平強調,“今年9月將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會議以‘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中方將同非方攜手努力,把峰會主題同中非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推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邁上新臺階。我期待同非方領導人在北京共襄盛舉,共商中非合作發展大計,為增進中非人民福祉、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中非合作論壇成立於200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非洲國家之間在南南合作範疇內的集體對話機制,其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進了解、擴大共識、加強友誼、促進合作。論壇的成員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52個非洲國家以及非洲聯盟委員會。2015年習近平同南非總統祖馬共同主持召開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取得圓滿成功,猶記得當年習近平在峰會開幕式講話後,時任津巴布韋總統的穆加貝走上臺,講了一段話,表達他的心情:“這是一次大家期待已久的發言。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了所有合作領域。我想在此表達最誠摯、最深厚的感謝之情。”“中國曾經歷貧困,但從來沒有在非洲搞過殖民主義。過去殖民者給非洲帶來災難,現在中國給非洲帶來了新生。如果當年的殖民者有耳朵,請他們也聽聽習主席的這篇講話!”而2018年9月的新一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國與非洲將繼續共敘怎樣的華章?委實令人期待。

山與人不相遇,國與國要共進。習近平曾在同非盟主席祖馬會見時說過:“中非24億人團結起來,世界不能忽視我們的聲音。如果這種戰略性合作沿著正確方向持久走下去,將對人類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肩負著這樣一份歷史使命。”非洲有句諺語:只要擰成一股繩,紗線也能捆住雄獅。中國和非洲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非人民團結一致,相信定會迸發強大的力量,而這股力量是對人類社會產生積極作用的力量。習近平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也說過,“天下一家。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開闢人類更加繁榮、更加安寧的美好未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國始終認為“百花齊放”才是真美。2018年我國外交有許多“大動作”“重頭戲”:博鰲亞洲論壇、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非合作論壇、中拉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的部長級會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相信此番2018年9月要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新一屆峰會,中國同非洲兄弟將共商未來發展大計,把“一帶一路”倡議與非洲2063年議程更緊密相互對接,讓共建“一帶一路”成為引領中非全方位合作新的強勁動力,實則也希望能延伸至讓世界各國人民都共享人類文明進步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