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的今天,中国体育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在中国,体育并不只意味着竞技,它往往承载着更多宏大的意义。

1993年9月24日凌晨2点27分(北京时间),摩纳哥的蒙特卡洛路易二世体育场,国际奥委会的101次全会上,主席萨马兰奇打开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的纸片上,写着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24年前的今天,中国体育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奥运会当时已经进行了99年,但没有哪一届奥运会,比2000年这届更令人渴望。因为它是新千年的第一届,意义非凡。

北京首次参与了角逐,并且志在必得。当时中国刚刚经历上世纪80年代第一个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综合国力已经具备了承办一届奥运会的条件。而且北京刚刚成功举办了1990年亚运会,无论从体育设施还是赛事承办,也展现了成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迫切需要世界的认可。当时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口号是: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发自内心地投入到这场申奥的活动中,神州大地,各路人士,各种活动,紧扣的都是一个主题:申奥。那个时候,没有人想象过中国会失败。我们怎么可能失败?

24年前的今天,中国体育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投票是国际奥委会91名委员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第一轮,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被淘汰。第二轮,德国的柏林被淘汰。第三轮,英国的曼彻斯特被淘汰。最后,只剩下北京和悉尼两个竞争者了。

瘦小的萨马兰奇在万众瞩目之下,打开了那个神秘的信封。此时中国已经是后半夜,但亿万观众仍守在电视机前,摒住呼吸。

萨马兰奇率先念出的城市名字是“BEIJING”,话音未落,万里之外的中国已经沸腾,开始狂欢。但很快,电视屏幕上出现的是悉尼代表团庆祝的镜头。原来,萨马兰奇开始说句话是“我要对北京表示遗憾”。

无法形容当时中国人的遗憾和震惊,很多国人都不相信:怎么可能?假消息吧!

24年前的今天,中国体育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24年前的今天,中国体育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

后来的消息表明,北京当时是43票对45票败北,另有3票弃权。中国流失了关键的几票:埃及的奥委会委员答应投中国,但身体不允许没有成行;保加利亚委员是该国共产党书记的女婿,表示一定要投票给中国,但投票前保加利亚政局发生了变化;肯尼亚和乌干达的两位委员,每人在投票前夜接受了澳大利亚人3.5万美元现金贿赂……

8年后的2001年,北京再次申奥成功,顺带中国还进入了WTO,甚至国足还进了世界杯。可是,谁也忘不了1993年的事情,那是中国体育的一道阴影,是刻在人们心中的巨大创伤。经过那一天,我们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认识了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