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達達老師,昨天的課程有好多同學說看不懂,實際上沒有那麼難,來回顧一下昨天講的內容,第一是編程語言的種類,分為STL、LAD、FBD三種基本的編程語言,LAD是最常用的,STEP7專業版還支持GRAPH、HIGRAPH、CFC等編程語言,對於編程語言只需要知道就可以、第二塊主要了講了數據類型,數據類型主要分為基礎數據類型、複雜數據類型和參數數據類型,對於這三種數據類型,同學們知道都包括什麼嗎,大家回憶一下。第三塊主要講了指令,首先說道的是標識符,標識符就是編程時使用的名字,輸入、輸出、定時器等用什麼來表示,這些應該都明白了吧,自己在回憶一下昨天講了哪些指令。下面開始今天的講解。

1.置位和復位指令

置位(S)和復位(R)指令根據RLO的值來決定操作數的信號狀態是否改變,對於置位指令,一旦RLO為“1”,則操作數的狀態置“1”,即使RLO又變為“0”,輸出仍保持為“1”;若RLO為“0”,則操作數的信號狀態保持不變。對於復位操作,一旦RLO為“1”,則操作數的狀態置“0”,即使RLO又變為“0”,輸出仍保持為“0”;若RLO為“0”,則操作數的信號狀態保持不變。這一特性又被稱為靜態的置位和復位,相應地,賦值指令被稱為動態賦值。

PS:解釋一下RLO,在西門子S7系列PLC中,RLO= “邏輯運算結果”,在二進制邏輯運算中用作暫時存儲位。RLO即result of logic operation 狀態字的第一位稱為邏輯運算結果,該位用來存儲執行位邏輯指令或比較指令的結果,RLO的狀態為“1”,表示有能流流到梯形圖中的運算點處,為“0”則表示無能流流到該點處。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置位復位指令

下面用一個最常見的傳送帶運動控制實例來說明一下置位復位指令,相信會有所幫助。

如圖所示一個傳送帶,在傳送帶的起點有兩個按鈕:用於起動的S1和用於停止的S2。在傳送帶的尾端也有兩個按鈕,用於啟動的S3和用於停止的S4。要求能從任一端起動或停止傳送帶。另外,當傳送帶上的物件到達末端時,傳感器S5使傳送帶停止。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傳送帶示意圖

對於端子接線圖其實很簡單,相信大家都能看懂,如下圖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端子接線圖

接線圖有了,對應的地址分配也就有了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地址分配

下面就是寫程序很序了,這個程序很簡單,相信很多懂電的同學不用PLC直接用繼電器就可以控制,歡迎大家評論流圖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運動控制程序

對於這個程序大家應該都能看的懂吧,I1.1和I1.3對應啟動按鈕,當閉合時Q4.0置位,輸出1,電機啟動,當I1.2和I1.4閉合時Q4.0復位輸出0,電機停止,傳感器為常閉,當物件接近時,傳感器變常開,I1.5常閉觸電接通,電機復位。

下面講解一下RS和SR觸發器

2.RS和SR觸發器

RS觸發器為“置位優先”型觸發器(當R和S驅動信號同時為“1”時,觸發器最終為置位狀態);SR觸發器為“復位優先”型觸發器(當R和S驅動信號同時為“1”時,觸發器最終為復位狀態)。RS觸發器和SR觸發器的“位地址”、置位(S)、復(S)及輸出(Q)所使用的操作數可以是:I、Q、M、L、D。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RS觸發器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SR觸發器

單純的看這兩個觸發器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我畫一個工作時序圖,相信大家能看得懂,如下圖所示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示例梯形圖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工作時序

這兩個圖非常明顯的解釋了這兩種觸發器工作原理,相信大家都會了解了吧,如果有不明白的,評論裡留言,我會在次講解。

3.跳變沿檢測指令

STEP 7中有2類跳變沿檢測指令,一種是對RLO的跳變沿檢測的指令,另一種是對觸點的跳變沿直接檢測的梯形圖方塊指令。RLO的跳變沿檢測的指令包括RLO上升沿檢測指令 和RLO下降沿檢測指令,觸點的跳變沿包括觸點信號上升沿檢測指令和 觸點信號下降沿檢測指令。

(1)RLO上升沿檢測指令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RLO上升沿檢測指令

(2)RLO下降沿檢測指令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RLO下降沿檢測指令

RLO邊沿檢測指令的工作時序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示例程序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工作時序

看著程序,對應工作時序圖分析,很快明白這兩個指令的工作原理。

(3)觸點信號上升沿與下降沿檢測指令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上升沿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下降沿

下面通過梯形圖來講解一下這兩個指令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示例程序

要想激活Q0.0,常開觸點I0.0和I0.1必須為接通(閉合)。NOT指令作為一個反向器使用。在RUN模式下,Q0.0和Q0.1具有相反的邏輯狀態。要想激活Q0.2,常開觸點I0.2必須為on或者常閉觸點I0.3必須為off。要想激活輸出,並行LAD分支(或邏輯輸入)中應該有一個或多個邏輯值為真。在P觸點的一個上升沿或者在N觸點的一個下降沿出現時,一個掃描週期內輸出一個脈衝。在RUN模式,Q0.4和Q0.5的脈衝狀態變化太快以至於在程序中無法用狀態圖監視。置位和復位指令將Q0.3的狀態變化鎖存,使程序可以監視。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工作時序圖

邊沿檢測指令的應用——傳送帶運動方向檢測。

在如圖所示的傳送帶一側裝配有兩個反射式光電傳感器(PEB1和PEB2)(安裝距離小於包裹的長度),設計用於檢測包裹在傳送帶上的移動方向,並用方向指示燈L1和L2指示。其中光電傳感器觸點為常開觸點,當檢測到物體時動作(閉合)。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示意圖

端子接線圖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端子接線圖

I/O分配表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I/O分配表

從零開始學PLC-第三講指令詳解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