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千城一面」 未來城市景觀風貌將突出成都特色

拒绝“千城一面” 未来城市景观风貌将突出成都特色

成都“蜀風雅韻、大氣秀麗、國際時尚”的城市景觀風貌和地域特色,將進一步得到地方法規的支持——20日,《成都市城市景觀風貌條例(草案)》提請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

市人大城環委審議後認為,制定《條例(草案)》是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成都工作所作的要加強生態價值考量,突出公園城市特點的指示精神以及“一尊重五統籌”的城市工作新要求。《條例(草案)》始終圍繞市委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大目標,聚焦高標準規劃引領,就提升公共空間品質,構建優美城市形態,彰顯地域特色等方面作出了規定,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符合《成都市地方立法條例》要求和成都市實際需求。本次會議審議後,將對《條例(草案)》作進一步修改完善。

格局模糊 特色湮滅

規劃管理層面有待提升

市規劃局局長張瑛在作起草說明時表示,格局模糊、特色湮滅、公共空間品質不足都是當前成都城市景觀風貌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景觀風貌管理缺乏系統統籌,公共空間管理部門融合不足等問題。

在張瑛看來,突出“成都特色”,就是要有針對性地完善規劃設計、實施及相關管理、保護等制度,不斷實現成都市城鄉景觀風貌塑造上彰顯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改善公共空間品質,構建優美的城鄉形態,提升藝術品位,營造美麗中國典範城市,提升城市發展軟實力。

“要通過條例的制定,在管控制度上明確和落實責任、細化管理、創新方式、追求實效。”張瑛說。

彰顯成都特色

突出規劃設計作用

《條例(草案)》還突出規劃設計作用。為塑造城市特色、優化城市形態、創造宜居公共空間,《條例(草案)》確立以城市設計等為手段的城市景觀風貌規劃設計和管理制度。其中,明確了總體城市設計的管控方式為確定整體景觀風貌格局,劃定城市景觀風貌重點管控區域,識別一般地區中影響公共空間品質的開敞空間、公共界面、公共環境藝術品、綠化戶外廣告及景觀照明設施等,並明確總體城市設計的主要景觀風貌管控內容應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同時,還明確了城市景觀風貌的重點管控區域應當為總體城市設計劃定的重點區域,具體管控內容為因地制宜確定城市景觀風貌重點管控區的整體空間、歷史文化、植物景觀等整體特色,天際線、建築風格、色彩、體量、街道界面、景觀照明、公共環境藝術品、戶外廣告招牌及樓名標識、市政交通設施及市政管線敷設形式等要素,並提出景觀風貌要素的控制與引導要求。並要求重點地區城市設計的主要景觀風貌管控要求應當依法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並落實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相關指標中。

在鎮(鄉)景觀風貌規劃設計方面,《條例(草案)》明確,應當在鎮(鄉)總體規劃和村莊規劃等法定規劃中,保護鎮(鄉)村整體地理格局,對影響景觀風貌的重點鄉村進行規劃設計和控制引導,對影響鄉村風貌的川西林盤、水體、山體鄉村道路、鄉村建築、植被、農田等要素加強規劃設計,並提出控制引導要求。

此外,與城市景觀風貌影響較大的園林綠化、歷史文化保護、市容環境專項規劃,要明確設計和管控要求,並應當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和總體城市設計中關於景觀風貌規劃的要求,與各級各類城市設計相銜接。

強化景觀風貌保護管理

重視公共環境藝術品配置

《條例(草案)》還進一步強化了景觀風貌保護管理,指出,規劃主管部門在規劃條件提出、工程設計方案審查等環節要加強對城市景觀風貌控制和引導要求的審查,保障景觀風貌規劃得以落地。舊城改造中,景觀風貌協調的要求以及既有建築的風貌改造責任主體,即既有建築容貌不符合城市景觀風貌控制和引導要求的,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結合舊城區改建組織改造、整治。

關於成都特色景觀廊道的打造要求,《條例(草案)》明確要求,保護重點地區天際輪廓線和重要觀山視域廊道,嚴格控制建築高度、密度、體量、色彩等。同時,對綠地、山體、水體保護,公共設施協調,管線管理等方面作了保護和管理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