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山西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2016年森林生態總價值量為3172.64億元

6月28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傳來消息,我省首次完成全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正式向社會發布。評估結果顯示,2016年我省森林生態總價值量為3172.64億元,每公頃森林的價值量為6.37萬元。發佈會還同時進行了現場連線。

森林生態價值是以貨幣化形式評價森林生態效益、衡量林業生態建設成效的重要指標。我省的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研究開始於2013年,利用全省13個森林生態站的連續監測數據、2016年全省森林資源數據、社會公共數據,遵循行業標準,歷時5年形成。對我省森林資源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生物多樣性保護、淨化大氣環境、林木積累營養物質、森林遊憩7項生態功能的調節水量、淨化水質、固土、保肥、提供負離子、吸收汙染物、吸收PM2.5、吸收PM10、滯塵等20個評價指標進行研究。

從評估結果來看,主導功能鮮明和價值增長迅速成為我省森林生態價值的突出特點。我省2016年的森林生態價值和單位面積價值量,比國家林業局2005年發佈的同類數據,分別增加2118.69億元和3.24萬元,增幅分別達到201%和104%。

目前,我省正處在“生態脆弱”向“生態良好”轉變的相持階段,要不斷提升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必須繼續加快國土綠化步伐,擴大森林面積;強化森林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加強森林保護,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

今後,我省每5年將向社會發布一次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形成鮮明的目標導向,逐步建立和健全森林生態價值交易的體制機制,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互轉化、相互促進,不斷開創林業生態建設新局面。(張麗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