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助力扶貧 精準鑄就品牌

——廣告精準扶貧項目落地福建成果豐碩

6月2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廣告精準扶貧工作交流會在京召開,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建勇出席會議,與其餘7個省(區、市)的常委宣傳部部長共同交流廣告扶貧經驗。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廣告精準扶貧工作。今年3月,中央電視臺與省委宣傳部簽署廣告精準扶貧項目合作協議,我省8種農副產品列入該項目,數量居全國參與省份首位。4月1日至今,壽寧高山茶、政和白茶、南平竹筍等3個品種陸續在央視播出。

目前,我省扶貧工作已進入攻堅決勝階段。著眼於發揮媒體助力扶貧攻堅的獨特作用,省委宣傳部結合“大調研”活動,推動宣傳文化戰線從“文化扶貧”“藝術扶貧”向扶品牌、扶產業領域拓展,精心實施廣告精準扶貧項目,形成從農產品遴選、公益廣告製播、電商平臺建設、宣傳推介等“組合拳”,打通“叫好”到“叫賣”的關節點,使項目紅利直接流向扶貧末端,讓農民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項目實施伊始,省委宣傳部就將其作為服務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精心組織實施,先後對廣告刊播、宣傳報道、渠道建設等作出具體部署,組織精幹力量承擔攝製任務,在央視播出的基礎上整合我省媒體廣泛刊播我省項目公益廣告。此外,在年度“最美人物”評選中增設“最美扶貧人”類別,將廣告精準扶貧項目參與者列入評選範圍,在價值導向上抓好引領。

4月以來,在省級電視臺7個頻道以每天不少於25次的頻率配套播放相應公益廣告,《福建日報》《海峽都市報》等主要紙媒推出平面廣告,東南網、海博TV等新媒體開闢首頁專區,省市兩級媒體累計播出廣告3958次(幅),刊發報道稿件數十篇。

廣告扶貧效應 農特產品火起來

得益於從央視到全省的廣告投放,我省的農特產品銷售火了!

一組數據印證效應——

政和白茶去年夏茶茶青價4元/公斤,今年夏茶茶青價為6元/公斤,增長50%。政和白茶銷量與2017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到目前,今年已生產白茶5500噸,產值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3%、45.6%。

今年,壽寧茶雖然受到3至4月三次霜凍影響,上半年全縣茶葉產量5986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4.5%,產值卻增加3%,達到6.2億元。

今年,閩北各縣(市)竹筍價揚貨俏,竹筍價格回升很快,一些地方出現來不及供貨的現象,鮮筍和筍乾價格從原來的每公斤2.36元和51.8元分別漲到3.2元和67.3元,漲幅高達36%和30%。

外銷渠道拓寬 農特品牌強起來

隨著宣傳片和新聞報道的廣泛傳播,我省農特產品品牌在傳得開、叫得響中強起來。

市場區域從省內向省外、國外延伸。“廣告片播出的第一天,就有江蘇、廣東等地客商通過央視‘愛心購’下了225份白茶訂單。”政和二五區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此外,還有很多外地客商慕名而來,許多企業產品供不應求,光政和閩峰茶業就新增訂單1000多擔。

在各級平臺的推動下,我省各產品的品牌塑造有了長足進步。

品牌價值躍升。壽寧高山茶、政和白茶、南平竹筍的品牌價值均穩步提升。借力東風,6月2日,壽寧縣舉辦“壽寧高山茶”第六屆鬥茶賽暨茶王拍賣會,紅茶茶王賣出8.6萬元/公斤的高價,創新高。

特色名片不斷擦亮。壽寧茶企在第十五屆中國(上海)國際茶業博覽會、第二屆中國(杭州)國際茶葉博覽會、“6·18”等展會上備受青睞, “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打出的生態茶招牌越來越響。

扶貧紅利凸顯 貧困農戶富起來

廣告扶貧讓紅利流向扶貧末端,幫到了點子上,扶到了關鍵處。這是不少基層幹部的共同感受。

優質優價增收快。政和白茶春茶和夏茶茶青價格分別增長85%和50%,白毫銀針等精緻白茶價格翻了一番。

助推脫貧覆蓋廣。閩北兩個產品在央視推介,直接受益的農戶28萬戶,其中貧困戶1.05萬戶,帶動全市竹農累計增收5.4億元,同比增長36%,白茶茶農戶均增收1.35萬元,同比增長50%。

脫貧增收門路多。政和白茶量價齊升,激勵不少農戶對原有的衰老茶園進行改造,同時不少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帶動近千名群眾就業。

中國福建

長按二維碼,關注“中國福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