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沒有任何意外,寧德時代第二次漲停如約而至:超過40萬手買單封漲停板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寧德時代繼續封漲停

6月12日,寧德時代上市第二天。

在上市當天上漲44%之後,沒有任何意外,第二次漲停如約而至:超過40萬手段買單,將寧德時代封死在39.82元的漲停板上。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按照發行價25.14元計算,中籤者每股已經盈利14.68元,每手盈利1468元。伴隨股價的提升,每手盈利也在逐漸增加。目前,寧德時代總市值已經達到861億元,成為創業板僅次於溫氏股份的第二大市值個股。

但截至午盤,總成交只有213手,也就是中籤的股民都不願意這麼早讓出手中的籌碼,因為他們知道,寧德時代的傳奇才剛剛開始,誰也不知道有幾個漲停。

作為全球新能源動力電池的老大,寧德時代在上市之前就廣受追捧,現在問題關鍵在於有幾個漲停。

盛世繁華有隱憂

寧德時代上市,創造了多項歷史記錄,比如創業板史上最大IPO。

而扣除發行費用,本次IPO募資53.52億元。主要投資方向為產能擴張,其中33.52億元投入到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根據寧德時代的招股書,產能不足是“公司的競爭劣勢之一”。“隨著公司現有客戶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不斷擴大以及不斷開拓新的客戶,目前的生產能力遠不能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

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12GWh,不僅佔據著中國市場近30%份額,還在當年躍升至全球市場中銷量第一。

中泰證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該公司出貨量2.2GWh,在國內市場的份額由30%提升至50%。

但在出貨量劇增的情況下,產能利用卻在下降。2017年其鋰離子電池產能利用率為75.54%。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別為96.92%、92.37%,這意味著產能利用率下滑幅度達到了20個百分點。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國內產能過剩更是威脅頗大。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國內動力電池總產能達到135GWh,有效產能110GWh,而全年動力電池出貨量僅為36.2GWh,平均產能利用率不足40%。未來兩年,一線電池廠商仍有新增產能投放,預計2018年、2020年動力電池總產能將分別達到206GWh、285GWh,同期動力電池需求量分別為47GWh、97GWh。

在國內產能面臨過剩的情況下,寧德時代繼續擴張,顯然也是有隱憂的。因為這意味著動力電池價格戰將很快啟動。價格戰意味著利潤率的下降,這是無法規避的未來現實。而目前寧德時代動態市盈率雖然只有22倍,但伴隨股價繼續上漲,市盈率也必將同步向上。對二級投資者來說,風險也是蠻大的。

補貼退坡更危險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在寧德時代資本市場高歌之時,曾經因為董明珠高度看好而聲名鵲起的珠海銀隆,卻終止了IPO輔導。負債累累,業績增長乏力,是珠海銀隆終止IPO輔導的重大誘因。而這些因素,卻又與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大有關係。

中國新能源汽車,是政策催生的。

2007年11月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頒佈《新能源汽車生產准入管理規則》,首次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和範圍。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原則通過《汽車產業振興規劃》,提出要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當年2月17日,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相關公共服務領域示範推廣單位購買行業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這是我國第一次直接用財政補貼的形式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之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一系列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得到迅猛的發展。

從2015年開始,中國就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5年中國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44.8萬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佔比超過30%。而2015年美國新能源汽車銷售12.3萬臺,累計銷售40萬輛左右。無論是單年量還是累計量,中國均排名全球第一。

國際能源署(IEA)發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道路上的電動汽車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310萬輛,包括電池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燃料電池客車,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57%。其中,中國市場佔據了全球40%的份額。

而據中國乘聯會發布的數據則顯示,2018年1-4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43萬臺,同比增速52%。其中,中國銷量達到近20萬臺,同比增長131%。中國新能源車佔世界市場的份額達到45%。

良好的市場表現,在政策退坡的情況下還能不能繼續,是一個未知數。

技術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但能夠決定寧德時代未來的高度,不是產能,也不是政策,而是技術。因為規模擴張容易,政策大家共享,都無法成為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利器,技術擴張才是真功夫。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從長遠發展來看,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汽車,是理所當然的。

但究竟誰能在新能源汽車中,走得最遠,現在判斷為時過早。

寧德時代成為全球動力電池NO.1,有政策補貼因素,也與國家保護政策相關。但政策補貼、保護,從來都是短期的,而不可能成為長期行為。這樣未來的競爭,還是取決於技術。

寧德時代顯然也不敢在研發上有所鬆懈。

在寧德時代此次IPO募資當中,33.52億元用於產能擴張,剩餘20億元全部投入到“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42億元,其中研發人員費用19.87億元,佔總投資金額的 47.3%。

人才、技術,這才是核心競爭力。

閩商觀察

始於政策,終於技術

基於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環境保護政策日趨嚴格。而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又是一個戰略性問題。於是,扶持政策催生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成就全球第一市場的江湖地位。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按照工信部等三部委2017年4月出臺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佔汽車產銷20%以上。

但這個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不是穩固的,因為規模從來不是勝負手。

中國汽車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銷售市場,但中國汽車品牌,卻少見世界級品牌。最終決定企業勝負的,還是技術,這才是“終結技”。

就像中國芯片行業一樣,雖然佔據全球最大的芯片銷售市場的地位,國產芯片卻成為行業的侏儒。美國一個小小的“禁售”,讓高科技光環的中興幾乎“猝死”。

對於寧德時代也好,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好,只有擁有自己的技術,才是最核心競爭力量,才能決定未來在國際市場上,你的地位如何。

寧德時代傳奇延至股市:40萬手買單封死漲停板

雖然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在珠海銀隆的投資上看走眼了,但格力的“掌握核心技術”這句話,還是蠻的人心的。

期待寧德時代一路走好;期待中國動力電池能夠在技術上持續突破,甚至領先全球;期待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超越中國汽車產業的碌碌無為,完美的變道超車。

文:林仙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