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這幾天大家都被范冰冰的弟弟範丞丞的賺錢速度嚇呆了,雖然知道娛樂圈粉絲經濟很龐大,可一夜之間,靠幾張自拍賺480萬,確實很嚇人。

事件源於近日範丞丞在微博上po出了自己的一組照片,並配文“讓你們破費了”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仔細一看,第二張是打上馬賽克的版本,需要付費充值60元才能觀看。

然後第二天,有人爆出:最終有8萬人購買了觀看無碼照片的特權,一人60塊,算下來範丞丞這張照片淨賺480萬,簡直是分分鐘能在二線城市買套好房子的節奏。

於是很多人紛紛感慨:睡後收入,才是一個人能否賺錢的最大關鍵。

自從睡後收入上了微博的熱搜之後,一下子就成為了2018的流行詞之一,很多人對此不太理解它的概念。

其實,“ 睡後收入 ” 是一個新概念,它與 “ 稅後收入 ” 讀音相同,但是所表示的意思完全不同的。睡後收入意為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所以也稱“被動收入”。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從解釋上看,睡後收入意為你不需要經常性地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從而也能得到很好的收穫。

想想人在家中坐著不動也能產生源源不斷地“睡後收入”,豈不是美滋滋,而根據知乎上大神給出的答案,要實現令人羨慕的“睡後收入”必須要做到三點:

第一,擺脫陳舊傳統的家庭經濟結構,優化收入來源(不靠死工資)。

第二,做長遠性、持續性投資,做好遠大規劃(有眼光的投資)。

第三,注重於自我投資,做好自身能力的提升(學一門本事,做斜槓青年)。

其實,看完睡後收入和主動收入的概念,我突然有點感慨,如果在教育上,我教育孩子也能像睡後收入一樣,不需要花費時間精力、躺著睡覺也能收穫健康成長的優秀孩子,那該多好。

之前在路上看到,一位媽媽歇斯底里地對著孩子咆哮:

“別再玩手機了,你看看你的成績,未來能考上好學校嗎?”

孩子不以為然,撇撇嘴扭過頭不說話,一副當做沒聽見的樣子繼續低頭玩手機。

可人們平常教育孩子恰恰是屬於上述這類的“主動教育”,你平時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孩子教育身上,結果你無論說什麼都聽不進去,收效甚微。

你想不通,為什麼越是用力愛孩子,卻越是遠離孩子?

而看某人家的孩子就屬於“睡後教育”的情況了,他父母經常“偷懶”,卻往往比你的緊抓不放更有成效,也許正是因為某人家父母運用了“睡後收入”的思維模式來教育孩子。

正如睡後收入所總結的三點方法一樣,在日常教育中,你試想為什麼你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總是不頂用?

因為你還是用一種老套、傳統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你的思維還是舊模式,依據自己成長的經驗和經歷,或者老一輩裡口口相傳的土方法。

可想過沒有,時代不一樣,孩子不一樣,教育也當然不一樣。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很注重傳統的國家,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壞事,有些人就很容易被傳統中的一些糟粕思想深深影響著。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例如在傳統教育中,父母總是強調“棍棒教育”“聽話教育”“打壓教育”等等,殊不知,教育孩子從來沒有固定的一種套路。

在這些傳統思維教育方法裡,全是一種“用大人的思維來教育孩子”的方法,推崇只要孩子不給我添麻煩,按照我的臆想達到我的目標,就是正確的。

此前,陳思誠出軌,佟麗婭選擇卑躬屈膝地原諒他被很多網友不理解,明明是陳思誠做錯事,配不上佟麗婭,為什麼她卻自認卑微,以陳思誠為天?

後來發現了他父親在一次《快樂大本營》裡說的話,才明白佟麗婭原來從小接受的是這種“女德”的傳統教育。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她父親佟吉生在節目中就直言,希望佟麗婭嫁到老陳家後好好伺候,多幹一些活。一定要遵守婦道,相夫教子。

父母給她的教育理念只有“三從四德”,丈夫大過一切,以這種舊時代教育模式長大後的佟麗婭,一直很自卑,只能在家庭裡忍氣吞聲,縱容和“原諒”丈夫的錯。

現在很多人教育孩子為什麼失敗?

因為他用大人的思維去教育孩子。

無論是“棍棒”“聽話”還是“打壓”,這些傳統土方法大多數是一種“懶癌父母”懶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的問題,在教育上偷懶的結果。

在小說《殺死一隻知更鳥》裡,一位父親有這樣一句話:

除非你穿是一個人的鞋子,像他一樣走來走去,否則你永遠無法瞭解一個人。

真正好的教育是不再以固定陳舊的成人思維模式去看待孩子的成長,放低自己,用和孩子一樣的思維去思考、去玩耍,才能教育好孩子。

睡後收入的第二點是做長遠性、持續性的投資,做好遠大規劃。換成教育上,我覺得對於中國父母而言,最難的就是這一點。

中國父母為什麼堪稱為孩子教育最焦慮的父母?

就是因為急於求成,這種急迫的心態從“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可以看出來,從謀劃學前補習,幼兒園才藝學習,小學到高中,一定要看到落到實處的好成績才能放心。

那個小女孩板著一張臉:“我最想把那個琴給砸了。”這個結果出乎大家的意料,卻也值得我們思考。

仔細想一想,爸爸媽媽拿了一張獎狀,最後孩子卻想把琴給砸了,請問這張獎狀還有什麼意義?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現在的家長多數真的是隻顧眼前的實際成績和榮譽,顧不到自己的心,也顧不到孩子的心。幸不幸福,是心決定的,不是一時的成績、表現決定的。

教育孩子,不就是為了讓他走上幸福人生?他的心都病了,他怎麼幸福?

中國家長的望子成龍心態日益迫切,對於孩子未來的規劃,所有父母卻總以一副急功近利的心理去要求孩子,去捆綁孩子的選擇。

當然,在現行教育體系下,我並否認成績的重要性,我只是提醒家長們,在面對孩子的未來時,要有長遠的目光和大格局的心態,別被一時的得失、進退給嚇到了。

古人有云: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孩子教育,你不能只看孩子未來幾年的發展,你要考慮的是他一生的追求,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要有長遠而持久的規劃投入,而不是一股腦地全力百米衝刺。

在大家都望子成龍、爭當“人生贏家”的時代,選擇給孩子自己一些時間,讓孩子慢慢來,實現他們人生的多種可能。

第三點是注重自我投資,做好自身能力的提升。

在這一點上,“言傳身教”是最好的解答。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教育孩子的實質是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可總有些父母卻從未領會到“言傳身教”對孩子成長的深遠影響。

這段時間,一個九歲女孩因為阻止孕婦插隊被打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網友們廣泛地關注。

視頻裡,我們可以看到一群孩子有秩序地排隊等待遊樂項目。突然孕婦劉女士手拉著一個小男孩,試圖直接插入隊伍中。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被插隊的女孩萌萌(化名)就一臉正義地站出來對她說:“不要插隊。”

萌萌和劉女士理論了幾句,劉女士見插隊不成,便準備離開。但她離開時罵了幾句髒話,聽到自己被罵,萌萌也回了一句。

劉女士聽到後立即衝了回來。萌萌本能地抬起腳保護自己,但她還是把萌萌撞倒在地,又踹了幾腳。

俗話說得好“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從小,我們會教育孩子“守紀律、有教養”,具體落實到生活裡,就是不插隊、不隨地扔垃圾、不罵人、不作弊、不欺負人……

這些道理我們都懂,“言傳”很容易,但“身教”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家長自己做不到守規矩,又如何去教導孩子?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睡後教育,才是父母最好的投資

有人曾問楊絳先生,什麼是好的教育?

楊先生回:

我體會,“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

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這方面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就像楊先生和錢先生教對待女兒的教育一樣,他們從不強迫孩子多讀書,從不訓示,只是在親身示範讀書的模樣,潛移默奪地去影響孩子。

而錢媛見她和錢鍾書嗜讀,也猴兒學人,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越學越好。

很多父母把所有優秀的要求都給孩子,常說“你一定要優秀,你一定要有本事”,卻忘了對自己的本身提要求。你自己不強大起來,憑什麼要求孩子幫你打拼?

說回到“睡後收入”,人們總是夢想著躺著睡一覺就能不勞而獲地收入一大把,就像每個父母總想著隨意放養孩子自由成長,長大後自然能收穫一個優秀的社會青年,多好。

可現實裡不會有天上掉餡餅的不勞而獲,要做到“睡後收入”都得付出很多的思考和努力,你必須做到和別人不一樣的思維,付出比別人更努力的汗水,才會有躺著“躺著”賺錢的輕鬆。

教育裡也是一樣,沒有隨隨便便就能收穫成功的孩子。

每一顆成熟的果實都是經過時間的侵蝕、努力的澆灌才逐漸成長起來的,要想有“睡後教育”,你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經營自己和孩子的親密關係、去強大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唯有這樣努力的你,才能收穫“睡後教育”的完美果實。

▍標籤:睡後教育、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