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由文牧野執導,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等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將於7月6日在全國影院上映。

影片講述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面對生活劇烈變化、感悟生命歷程,最終被病患們冠以“藥神”的稱號。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在發佈的預告中,鏡頭從異國尋藥,切入上海街景,“More Money”字樣伴隨著節奏密集背景音樂,反覆出現,與之一同閃現的還有“救贖”、“慾望”、“背叛”等關鍵詞,除了金錢、繚亂燈光和喧囂音樂,亦不乏徐崢、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組成的“治癒小隊”與週一圍飾演角色的斡旋情節,高潮迭起。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最終一切結束于徐崢平靜的問句:“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會讓大家隨著角色一同經歷了從感官愉悅到深刻內省的變化。徐崢飾演的角色呈現了兩張不同面孔:一面是凌亂、邋遢的詼諧市井草根氣質;另一面則乾淨利落,表情肅穆。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翻轉形式呈現巨大反差,導演文牧野表示:“我們設計了人物在外形上和生活習慣的變化,這些也都是為了更好反映內心的變化。”而故事的核心“藥”,它的內涵,就似一枚硬幣,當擲出硬幣,哪一面會是落點,正反翻轉正如人物內心矛盾和成長的抉擇。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在電影裡,多層級視角、多面眾生相,對草根階層的生動刻畫,一直是影迷的期待看點。“治癒小隊”熱血集結的背後,都有令人動容的情感支撐:王傳君解讀自己的角色是一個小人物,為了孩子和家庭,始終在抗爭;

相似的還有譚卓飾演的劉思慧,她闡釋:“作為一個母親,為了孩子才會選擇在夜店工作。”紛紜的草根眾生相,相同是抱持著強大的求生慾望,努力實現生命的逆襲。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除此之外,“治癒小隊”之間的情感變化,更是串起了主角程勇的成長過程,正如徐崢解讀的:“程勇這個人物的弧光,是通過與這些角色之間的關係來體現的。”主人公和治癒小隊的情感互動,映射出人性和正義兩面性的探討,讓影片內涵在“治癒小隊”的幽默演繹中,變得愈加深刻。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影片對現實主義刻畫的細膩筆觸,探討了種種現實中的矛盾與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藥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醫藥公司的商業困境。刻畫困境的同時,更讓人思考困境。

在形形色色的社會群像中,面對生活考驗所呈現出的不同選擇引人深思。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這是徐崢自《幕後玩家》後的首部影片。

在今年五一檔,三年磨一劍的徐崢攜《幕後玩家》被《後來的我們》血洗。不僅票房落後《後來的我們》近10億,口碑也相差無幾。漏洞百出的劇情邏輯讓人尷尬,可惜了王麗坤和徐崢一起共同跌落。《幕後玩家》片名被提及最多的場景也是被當成一個梗出現在新聞裡,比如:《退票事件幕後玩家是誰?》。3.5億票房,讓徐崢的票房靈藥的標籤首度受到質疑,而《我不是藥神》連續兩週的點映似乎為影片積攢了不錯的口碑和人氣。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據瞭解,《我不是藥神》在上影節首映的那一場,片尾字幕浮現後,全場自發地響起了多次掌聲。

很多網友稱徐崢是中國的阿米爾汗,甚至湧現了大量影評人對於影片的解喻。這種追捧的方式讓徐崢又有一點靠往神壇。

《幕後玩家》徐崢票房慘敗,《我不是藥神》能讓他成功翻身嗎?

影評人Enjolras說:“《我不是藥神》是中國電影當下最稀缺的極富現實意義的電影。徐崢和甯浩是商業片好手,他們完全可以繼續如法炮製一部讓觀眾們開心捧腹的喜劇,卻勇敢地觸及了這麼令人沉痛也令人沉思的題材,不得不讓人尊敬。我們常常羨慕韓國有《熔爐》這般改變國家的電影,希望《我不是藥神》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

網友漢白骰子則表示,進場之前以為是個喜劇片,結果最後哭得稀里嘩啦。題材好,劇本好,節奏好,演技好,連群演老太太都好,徐崢這片肯定能拿獎!最大的驚喜是王傳君,他這個角色一下子就和愛情公寓那幫人拉開距離了 。

在這麼多人的加持下,徐崢這塊差點被自己打壞的金字招牌會因這部影片被重新擦亮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