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 引领发展」武威城市精神助推和谐武威建设述评

「凝聚力量 引领发展」武威城市精神助推和谐武威建设述评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亮丽名片,是一座城市精神品格的体现,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思想灵魂,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支柱作用和鲜明的导向作用,为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凝聚力量 引领发展」武威城市精神助推和谐武威建设述评

一座城市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城市精神,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确定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总体思路,提出要培育发展新动能,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的发展模式,努力培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等新的支柱产业,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武威经济升级版,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全新的发展思路,科学的发展理念,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来支撑。为进一步增强武威文化软实力,提升武威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城市新形象,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经过广泛征求意见,科学提炼总结,市委四届55次常委会会议审定通过武威市城市精神,确定武威城市精神为“崇文尚德、包容创新”。

「凝聚力量 引领发展」武威城市精神助推和谐武威建设述评

一座城市寻找和确立城市精神的过程,也是这座城市更好地认识自己走向未来的过程。提炼城市精神,必须突出地域特征。

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书城不夜”之美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深厚,文脉绵长,以汉唐文化、五凉文化等为代表的凉州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威历来尊崇厚德载物、以德为先、以德育人,从汉《仪礼简》《王杖诏书令册简》,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贤孝”等劝善书,无不彰显武威尚德由来已久。

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铸就了武威包容的精神。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西方文化、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了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同时,历代秉持创新理念,创造了五凉文化等史不绝书的文化精粹和马踏飞燕等文化珍宝,体现出武威勇于创新、敢于创造、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如今的武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走上了符合实际的创新之路。

“崇文尚德、包容创新”充分体现了武威城市的灵魂,传承了武威厚重的历史文化,反映了武威城市内涵和人文素养,彰显了武威人民精神气质,代表了武威城市形象,将为我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崇文尚学、崇德向善、绿韵萦绕、清新洁净的“文城”、“德城”、“绿城”、“清城”,向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不断奋进,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凝聚力量 引领发展」武威城市精神助推和谐武威建设述评

武威城市精神一经公布,立即在全市各界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城市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全力打造和谐武威贡献力量。

“武威城市精神不仅具有时代性、人民性、传承性、地域性等显著特征,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能够引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进、自强不息,能够增强武威文化内涵,引领城市不断发展,有利于让全国乃至世界更加全面准确了解武威,提高武威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将成为向外推介武威、展示武威形象的独特品牌和靓丽名片。” 凉州区委政研室副主任智万军说,“武威城市精神将引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文化自信,团结奋进、自强不息,在打造和谐武威的伟大进程中阔步前进。” 古浪县干部张万千说: “武威城市精神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深刻反映出了武威自身的特色,展现出城市的独特魅力,能够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武威、加深对武威的印象。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大力弘扬城市精神,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贡献!”

“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确立后,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武威、建设武威的热情,提振了干部群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信心和决心。在武威城市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武威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可喜变化。如今,人心思齐、人心思变、人心思干,广大干部群众正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到加快脱贫攻坚、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壮大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中,为努力推动武威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