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是隨性,有人說是逍遙,還有人說開心就好

有人說是隨性,有人說是逍遙,還有人說開心就好

真正的“尊重”絕不是社交場合的禮貌,而是來自於人內心深處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關愛、體諒和尊重。——題記

一個人自處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有人說是隨性,有人說是逍遙,還有人說開心就好。

在我看來,一個人自處的最好的樣子應該是:自在。“自”,獨自一人;“在”,我覺得應該是認真的活在當下的一種狀態。所謂自在,就是在不損害他人利益這個大前提和基礎之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我行我素。

佛曰:證得無上涅槃者,得大自在也。

兩個人呢?

兩個人相處的至高境界,我想應該是舒服。

舒是什麼意思?舒適、舒展。就像鳥兒自由舒展翅膀、花草隨意舒展枝葉一般,或隨性,或慵懶,或自由,或張揚。由此不由得想起了顧城《門前》那首小詩中的兩句話:

草在結它的種

風在搖它的葉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

...

服呢,又作何解?

中國的漢字,是通天地的學問,更是萬事萬物個性的表達。

根據《漢字易符學》,凡是帶“月”字旁的,其實都跟“肉”相關,隨便舉兩個字,比如現在好多女青年聞之而色變的“胖”字,以及聽了就想要嘔吐的“脂”字,都是“月”字旁,都跟“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服”字的右半邊是一個“及”字,“月”、“及”合在一起,就是緊挨著肉的意思,那哪種衣服是緊挨著肉的呢,當然是貼身所穿的內衣啦,而什麼材質的內衣穿著最“舒服”呢,要麼是絲質的,要麼是純棉的,當然如果你樂意,你也可以穿粗麻的,只要你覺得“舒服”。

所以“舒服”的真正含義,在我看來,就像是所穿的貼身內衣一般,既不能束縛身體,又感覺穿了像是沒穿一樣的話,才是最舒服的狀態。貼身,更貼心,是身體和心靈兩個層面上的表達。

兩個人之間,無論是親人、戀人還是朋友,相處之道,我想,除了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把握好那個“度”之外,彼此之間,更高的境界便是“舒服”。尤其是戀人之間,保持各自的私人空間,顯得尤其重要。

正如導演孟京輝在話劇《戀愛的犀牛》中所要表達的那樣,戀愛中的大多數男女都是盲目的。劇中的男主角馬路深深的愛著女主角明明,為了明明願意做任何事,但明明卻只是把他當成另一個人的影子....在人人都懂得明智選擇的今天,卻像一個雙眼被罩的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犀牛,顯得那麼的盲目、偏執,實屬異類。但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在戀人之間比比皆是。

古人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處在戀愛或親密關係中的我們,總是想要改變對方,甚至於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或觀念強加於人,他\她不曉得,己之蜜糖、彼之砒霜。

己所欲,亦不能強加於人,即便是你認為好的

戀愛中的人,就像是兩個戀愛的仙人掌,離得太遠,感情會變淡,抱得太緊,卻又會給彼此帶來傷害。

戀人之間,彼此之間的磨合很是重要,你可以為了對方,不斷的修煉和提升自己,從而變成更好的自己,但卻千萬不能強行改變對方,亦不能一廂情願的把自己認為好的一股腦全給對方,而要真正的懂得對方,懂得對方真正需要和“痛點”是什麼,然後有針對性的“投其所好”,並在彼此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舒服的距離,如此這般才是兩人相處的長久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