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差不多半個月前,《愛國者》和《脫身》兩部貌似製作精良的高品質諜戰劇陸續開播,一下讓我興奮起來。

陳坤萬茜主演的《脫身》早先關注多時,畢竟陳坤、諜戰、一人分飾兩角等關鍵詞幾乎就已拼湊出“品質保證”這四個字了。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而張魯一佟麗婭領銜的《愛國者》是開播後才注意到,考慮到魚旦叔也是個人氣質獨特的實力派演員,同為諜戰題材敢在衛視黃金檔與《脫身》正面叫板,必有一番好戲。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半個月過去了……

都是些什麼玩意兒???

出品方是不是對諜戰劇有什麼誤解?《愛國者》大概從十集以後就在抗日神劇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卡司苦撐演技也架不住劇情走向四仰八叉令人捶胸頓足;《脫身》除了前兩集表現不俗,後續節奏之慢恨不得把進度條拖到世界盡頭,家長裡短儼然一部都市生活情景劇。要不是故事背景還設置在抗戰內戰這樣特殊的歷史時期,把這倆看作民國時裝劇一點兒毛病沒有……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近年來國產劇質優率依舊沒有太大起色,戰爭/劇情/懸疑類也不出其外。豆瓣7分以上算過關,8分以上的優秀作品就更少。諜戰本身沒有單獨成為一個影視劇類型,卻仍然有著極高的市場號召力,它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

試著總結一下,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人們愛看正義即是勝利。諜戰劇不能脫離戰爭基本史實而存在,而歷史的結果是已經註定了的——日本侵略者被趕走,國民黨敗逃臺灣,正義最終獲得了勝利。在明知結果不會改變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專注於劇情邏輯,放心享受波瀾起伏刀尖交鋒的刺激感。

其次,主角的命運始終未知。這可能是唯一能讓主角光環失效的領域——由於戰爭的殘酷性以及情報人員的高危性,即使是觀眾非常喜愛的重要角色,也難保證不會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領盒飯。甚至是核心主角,你也不能確定會不會死在最後一集。死亡如影隨形,而為信仰犧牲則成全了崇高。

第三,在多線並行的敘事裡,感情戲也常常是精彩看點。雖說國產劇無論拍什麼題材都能拍成愛情片,但諜戰劇裡的愛情、親情、友情,似乎格外強烈而剋制,微弱而確實。這是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在家國破碎民族動盪的時代背景下,都將被賦予一種近乎神聖的使命感與悲劇感。當美伴隨著毀滅,沒有人能拒絕這種魅力。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總而言之,諜戰劇滿足了人們的英雄情結和悲劇情結,而優秀的諜戰劇必然是從這兩個角度都進行了深刻獨到的詮釋。

那麼接下來,自然要給大家介紹幾部諜戰佳作。需要說明的是,每部劇都能被觀眾挑出劇情bug,因此邏輯精確度並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眾口難調,以下推薦排名不分先後。

靳東 胡歌 王凱《偽裝者》2015年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先把《偽裝者》拎出來,不是因為它最好或者最火,而是它開創了諜戰劇偶像化的成功範例。偶像化不僅僅是由具有偶像號召力的演員擔綱,而是從視覺風格、敘事方式、人物關係等整體向年輕觀眾傾斜,以儘可能覆蓋大眾主流審美。因此2015年之後湧現了一大批不成器的同類型劇作:麻雀、解密、胭脂、剃刀邊緣、紅薔薇……

當大家回憶起追劇時的心情,很難不再一次被明家三兄弟驚心動魄的偽裝和溫情有愛的日常所打動。慶幸直到結局,三兄弟仍在各自的陣地繼續戰鬥,但此前幾位重要角色如於曼麗、王天風、以及大姐明鏡的犧牲,為全劇蒙上了揮之不去的沉鬱色彩。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陳數 雷佳音 李光潔《和平飯店》2018年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剛才說到偶像諜戰劇,今年年初的《和平飯店》可能是唯一觀賞性不輸《偽裝者》的作品。《和平飯店》以四十集的長度講述了發生在相對密閉空間裡的十天,堪稱諜戰版“密室逃脫”。快速推進的節奏與不斷反轉的懸念,讓看慣美劇的觀眾十分受用。

雷佳音本身的喜感特質成就了全劇的風格基調。一個渾身都是笑點的有文化土匪,一個高冷女王攻的特級間諜,最大的看點怕不就是王大頂和陳佳影這對反差萌CP最終能否修成官配唄?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張魯一 陶虹 週一圍《紅色》2014年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紅色》嚴格意義上不應該算諜戰,因為它不是國家/政黨/組織之間的對抗,而是個體智慧的對決,更偏向推理懸疑類。同樣是抗戰背景,《紅色》完全不像劇名給人造成的主旋律感,反而非常市井和細碎,一邊是動盪的十里洋場,一邊是弄堂裡嫋嫋的煙火氣。

沒有哪部諜戰劇的主角像《紅色》裡的徐天,膽小,軟弱,還暈血,雖有著超高智商,卻只想普普通通埋頭過日子。這樣的人怎麼能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呢?可這恰恰是角色最有魅力的地方。

所以在這裡我要瘋狂打call張魯一!《紅色》之後完全不能抵擋這種軟萌氣質!

女主田丹也一反傻白甜套路,能無視年齡跨度演出毫不矯飾的天然少女感的國內女星首推陶虹!

推理線堪比福爾摩斯與華生,愛情線又神似史密斯夫婦,這樣的劇怎麼可能不好看!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孫紅雷 姚晨 /《潛伏》2006年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其實《潛伏》我都不是很想介紹,因為但凡喜歡諜戰劇的人不可能繞過這一部,更有無數人將其奉為心中無法超越的第一。

《潛伏》的人物搭建和故事結構非常完整,是一篇非常規整的作文,因而成其經典。當我回想第一次看完全劇,印象最深的不是多次瀕臨身份暴露的驚險,而是結尾,解放以後,餘則成仍然要在臺灣繼續執行潛伏任務,與愛人相隔幾十年直至天人永訣。他們犧牲的不是生命,卻很難說不是比生命更珍貴的東西。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這種時代造就的不可逆悲劇,在下面兩部劇中將有更為深刻的闡釋。

柳雲龍 王寶強 陳數 /《暗算》2004年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諜戰劇開山之作,各類諜戰譜系的鼻祖,其後無數作品從中借鑑,同樣也被認為是不可超越的經典。暗算粉和潛伏粉常年在彈幕界為誰是諜戰第一的位置爭執不休。按照本文分析的角度,前者應該說完勝。

《暗算》由三個以時間線貫穿的獨立故事組成。第一章瞎子阿炳,更為人所知的是改編後的電影《聽風者》。第二章黃依依,和愛情有關,是女性觀眾最熱衷於討論的部分。第三章錢之江,定義了此後經典諜戰的框架,同樣經過改編被搬上大熒幕,即電影《風聲》。

三個故事的主角最後歸宿都是死亡:錢之江用自己的屍體送出情報,為信仰而死;阿炳因從剛出生的孩子哭聲中聽出不是自己親生的,觸電自殺;黃依依因勾搭有婦之夫被原配誤傷,死在廁所隔間。

我們自小接受的教育,容易理解第一種死亡——應該叫犧牲,認為是英雄式的,崇高的。而後兩種死亡聽起來則一點也不崇高,甚至十分諷刺和滑稽,即使他們二人同樣是為國家做出過重大貢獻的英雄。只有穿過這種不理解和不適感,才能真正抵達《暗算》的悲劇核心。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柳雲龍 羅海瓊 /《風箏》2017年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柳雲龍導演沿著這條路進行了更多的嘗試,《暗算》裡隱晦獨立的表達在《風箏》裡得到了宏大完整的詮釋。兩部劇整體風格都帶有導演極強的個人色彩。

《風箏》完成於2013年,審核4年後才解禁開播。TV版對比網上流出的送審版不僅刪減了五集之多,涉及到敏感表述的臺詞也都被重新錄音替換。儘管如此,《風箏》立意之高遠,關於時代、信仰的質問,遠超其他諜戰劇之上。

飄在天上的風箏,投在地上的影子。在觀劇過程中,影子的身份早已不是需要追尋的謎底。最牽動人心的,是共產黨間諜“風箏”和國民黨間諜“影子”之間一生宿命的對決。共產主義是信仰,三民主義也是信仰。沒有正派反派,沒有正確錯誤,沒有高尚卑劣。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在送審版第51集末尾,導演問出了藏在所有人心底的那個問題:信仰到底要至高無上到什麼程度,才能讓你有決心去犧牲人性中的基本關係。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私以為,《風箏》一出,諜戰劇無人再敢稱第一。

看完這些高分劇作,再說回開頭的兩部劇,“愛國者”能不能“脫身”已不再重要。張魯一頂著全能特工的設定脫身去農村包圍城市打游擊,陳坤從無憂無慮的公子哥成為不停給共黨女主送助攻的愛國者。等著看經典諜戰的觀眾可以散了。

只是我忍不住留戀廠花美顏(劇中最新定位“黑市交際花”)。一顰一笑無比嬌俏可愛,少年感十足,天真又機敏,善良又頑皮,單純又熱血……陳坤將一顆純粹的心演繹得那麼輕靈,沒有絲毫刻意扮嫩的油膩感,實在是賞心悅目。

愛國者能否脫身,追劇黨如何脫坑

雖然如今對演員實力的重視正在迴歸,但任何好劇都絕不是單靠一兩個演員的演技扛住的。期待下一部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