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備案已延期,如何挑選平台安心賺錢

P2P備案已延期,如何挑選平臺安心賺錢

對投資人來說,備案結果出來前,或許是最好的賺錢時機。真的做好備案,P2P以後的利息就要參照銀行理財的利息標準,還要大幅降低,珍惜P2P最後的高息機會,選擇合規、靠譜平臺,安心賺錢。

2017年12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中,明確規定2018年4月,也就是這個月,大部分P2P平臺備案工作應當結束,6月份則是備案登記的最後期限。

而今年進入4月以來,在網貸備案關口之際,有消息稱,已有省級金融辦接到通知,P2P網貸驗收備案將延期,並指出備案核心是“嚴控標準、把握節奏、步調一致”。監管思路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驗而不收(不斷讓機構補充資料,加大各種合規成本);

二是實施不發牌照的穿透式日常監管(不急於發牌照,但日常監管完全按管理辦法執行);

三是不再提“雙降”,允許合規資產增量。

由於P2P整改驗收工作量大、難度大、進度滯後,目前最後期限還沒有確定,需要等下一步通知。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此次網貸備案延期呢?或再延期的原因?為什麼監管會做這個決定?

業內人士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全國備案進度太慢。各地區備案進度較慢,部分地區至今沒有相關的備案細則。北上廣深這幾個網貸集中地,僅廣州和深圳動作快一點;廣州要求在4月25日前期交驗收申請及材料,否則視為放棄申請驗收及備案資格;北京和上海還沒什麼動靜。

二是,各地鬆緊不一,容易出現套利和不公平的現象。各個地區金融辦出臺的細則,大體上都符合監管的要求,細節上卻存在差異。

三是,其他因素影響。備案前,要求和通過互聯網金融協會測試的銀行對接資金存管,但名單卻遲遲未公佈。到備案衝刺期又添變數,下發29號文件對資管業務進行監管,那些將資管業務進行拆分的P2P平臺,也需要合併驗收,違規資產必須清理為0。有資管業務的平臺都比較大,對應的違規業務的規模也較大,清理尚需時日,對於原定的6月底完成備案,時間太緊迫。

備案延期總體上是有益的!

自“57號”文發佈以來,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在壓力下,各平臺都在為合規備案而努力著,整個行業合規度都有大幅度提升。但是由於網貸備案難度較大,各地備案確實無法在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大部分平臺離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延長時間能給這些平臺喘息機會,同時也能降低金融風險。

對投資人的影響,利大於弊。

利:部分大標平臺有了更多的整改時間

一些交易量大的知名平臺反而備案難,原因是沒有按照監管要求——在整改期業務規模不能增長、存量違規業務必須壓縮為零、不能再新增不合規業務。

在備案時間稍微延長的情況下,大標平臺可以有時間來徹底整改完,以避免為了備案而採取一些掩飾行為的情況。備案是為了降低市場風險;如果為了備案把風險隱藏起來,這就起到了反作用。

弊:加劇了投資人彷徨的心態

備案是為了淨化市場,是為了提高了行業的准入門檻,是為了嚴格行業的遊戲規則。更早的備案,投資人可以更早的安心投資。如果延長備案時間,勢必會加劇投資人心中的不安——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難保自己投資的平臺某一天會跑路,投資人虧得血本無歸。

合規並不會延期,加速整改才是王道

據悉,網貸備案延期是配合全國正在佈局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整體工作做出的適時調整,不代表監管政策方向的任何改變和放鬆。而從近期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發的29號文來看,後面的監管將更加趨於嚴厲。

切勿抱有鬆口氣的想法,而是要充分利用備案前的這段時間,在平臺合規、合法建設上加大整改力度,按照最新的政策要求,積極做好網貸平臺備案的各項迎檢準備工作。

短期來看,網貸合規成本確有提高,長遠看,隨著網貸行業門檻的提高,市場競爭對手也會相應減少,在淨化後的市場下,通過備案的網貸平臺將迎來新發展新機遇。

網貸備案延期與否不關乎合規主題,合規沒有結束期,永遠在路上。此次延期,對於已經做好整改工作的平臺基本沒有影響,而對於尚未準備好備案的平臺來講,有了更充裕的準備時間,不失為一次好機會。

而對於投資人來講,無論備案是否延期,選擇網貸的平臺的邏輯不變,合規性高、資產穩定、風控實力強的平臺始終是投資人的首選。同時,需要警惕合規態度迷糊、遲遲未進行相關合規動作的平臺。

大家一定記住,你能接觸到的合法的理財渠道只有兩種:一種是持牌金融機構,比如銀行、券商、保險;另一種沒有牌照還能用於理財的只有P2P,再沒有其他的了。所以有些機構說自己不是P2P,也沒有金融牌照,那他是什麼?只能算非法集資。

備案這問題你就別太當回事兒了,監管的策略就是慢慢拖,隔段時間擠出一個善林、錢寶、唐小僧。當擠的差不多,留下來的平臺就算經受住了考驗,基本也就都給過了。

這個過程的時長,可能至少還要1年以上(從今天算起)。依據是,目前備案最核心的兩個步驟都還沒做完,一個是存管銀行白名單,另一個是驗收律所招標。兩件大事兒都還沒搞定,備個毛線案啊。

業內人士又仔細分析了下備案這件事,備案除了對能成功備案的平臺有益以外,對其他人一點好處沒有。監管給了張“牌照”,一旦出事兒還要承擔責任。對投資人也沒意義,買的還是同樣的產品。然後收益更低,還不能給保障。

所以花這麼大力氣去做備案,為了啥?我能想到的也就是,P2P這些年在次級貸款裡積累下來的風控經驗,可以更好的與傳統金融機構做對接。說的直白點,銀行過去視作垃圾的資產,被P2P公司做出了價值,現在銀行要來分一杯羹。那給個備案的名分,以後合作起來更名正言順一些。

對投資人來說,備案結果出來前,其實是最好的賺錢時機。真的做好備案,P2P以後的利息就要參照銀行理財的利息標準,還要大幅降低,珍惜P2P最後的高息機會,選擇合規、靠譜平臺,安心賺錢。

P2P投資者幸福感最高

據央視最新報道,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投融資研究中心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聯合發佈的《2018年中國投資者幸福感調查報告》指出,得益於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普羅大眾也能夠在投資中獲得幸福與滿足,互聯網金融投資幸福感對國民幸福感指數的影響逐漸增大。

報告以銀行理財、互聯網金融、保險、信託、股票、基金六大投資領域為依託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中國投資者幸福感在各大投資領域有著較大的差異。其中,幸福比例最高的是互聯網金融投資人群,佔比為70.51%;其後依次是銀行理財46.53%、信託37.64%、基金33.61%、保險26.35%和股票的22.75%。

政府正在創造條件,給P2P一個便利有序的環境

P2P網絡借貸平臺其實是一個信息服務平臺,撮合成交。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網絡借貸指的是借貸過程中,資料與資金、合同、手續等全部通過網絡實現,它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民間借貸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金融模式。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等部門正式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辦法》出臺後,銀監會會同相關部門分別於2016年底和2017年初,發佈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隨後,2017年8月銀監會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

網貸行業“1+3”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政策體系,進一步明確網貸行業規則,有效防範網貸風險,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快行業合規進程。

如何甄選P2P平臺?

備案要求的合規指標很多,圍繞著“1+3”監管文件就可以梳理出相對安全的平臺,

1、資金銀行存管,參考P2P備案驗收高壓下,落實銀行存管的平臺不足一半(最新名單)

2、ICP經營許可證,可參考同時具備icp備案號和icp經營許可證名單

3、等保三級認證,可參考通過公安部信息安全“等保三級”的平臺僅204家(附名單)

4、信息披露

5、資產端合規性,可參考“小額分散”依然是P2P平臺最大、最核心的優勢,決定平臺出路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近期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如遇以下情形之一的“投資”、“理財”項目,務必警惕:

1.以“看廣告、賺外快”、“消費返利”為幌子的;

2.以投資境外股權、期權、外匯、貴金屬等為幌子的;

3.以投資養老產業可獲高額回報或“免費”養老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夥辦企業為幌子,但不辦理企業工商註冊登記的;

5.以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為幌子的;

6.以“扶貧”、“慈善”、“互助”等為幌子的;

7.在街頭、商超發放廣告的;

8.以組織考察、旅遊、講座等方式招攬老年群眾的;

9.“投資”、“理財”公司、網站及服務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現金方式或向個人賬戶、境外賬戶繳納投資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