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小學生:組樂隊三個月,上了迷笛音樂節

別人家的小學生:組樂隊三個月,上了迷笛音樂節

深圳龍崗區平安里學校的禮堂裡,已成立近兩年的飛速樂隊正在全校師生面前嫻熟的表演,不過這可不是普通的樂隊,儘管才六年級,他們已經三次登上迷笛音樂節的舞臺。

時間回到2016年9月,已經落戶龍崗三年的迷笛籌備在此地打造國內首家音樂綜合體——深圳迷笛中心,它位於龍崗文化中心,佔地4500餘平方米,集音樂教育、現場演出、樂隊排練基地、迷笛咖啡及迷笛琴行於一體。

基於改善現代音樂素質教育的目標,迷笛與平安里學校合作,選擇四年級的一個班作為迷笛實驗班,把日常的音樂課改為由迷笛老師授課的現代音樂知識,並挑選其中幾個孩子組成了這支飛速樂隊。

別人家的小學生:組樂隊三個月,上了迷笛音樂節

經歷過一次人員變更,飛速樂隊由最初的五人變成了現在的四人。主唱黃展晴,吉他手楊碩知,貝斯手謝葉羿,鼓手葉安。剛成立樂隊沒多久,這群還一臉懵懂的孩子們就要面對第一道難關:用三個月的時間登上迷笛音樂節的舞臺——那可是中國最老牌的戶外音樂節,被稱為中國的“伍德斯托克”!四名樂隊小成員感到既亢奮又緊張。

別人家的小學生:組樂隊三個月,上了迷笛音樂節

從零基礎的小學生化身為舞臺上的rockstar,這個蝶變的過程與迷笛中心老師們的教育,教務老師的細心指導,還有孩子們的努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基礎的指法、和絃、節奏,到樂隊各個聲部的協調統一,迷笛中心的老師們都是手把手地教,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去摳。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孩子們每天放學後都泡在排練房裡。雖然樂隊的捏合也漸入佳境,但沒有登臺經驗的他們緊張得連頭都不敢抬,又怎麼可能登上迷笛音樂節的舞臺,在成百上千的觀眾注視下表演。於是,迷笛中心每天安排飛速樂隊在live house進行表演,鍛鍊他們的現場演出經驗,讓他們一步步地褪去羞澀和稚嫩,逐漸釋放出自己的內心。

別人家的小學生:組樂隊三個月,上了迷笛音樂節

2017年1月1日,他們終於第一次站上了迷笛音樂節的舞臺,破繭成蝶。初嘗演出趣味的飛速樂隊,又陸續參加了孩迷樂隊大賽和太湖迷笛音樂節,可以算是“正式出道”了。

別人家的小學生:組樂隊三個月,上了迷笛音樂節

四名成員的凝聚力也隨著排練和演出越來越強。今年夏天,他們曾面臨一個重大抉擇:為了音樂留在平安里繼續上中學,還是去其他名牌中學、離開樂隊?儘管有過糾結,但孩子們最終還是選擇為了飛速樂隊留在這裡,因為他們還要實現一個更大的音樂夢想,那就是在下屆孩迷樂隊大賽中取得冠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